4月15日,由工信部牵头新修订的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对外公布,同时,工信部明确,此项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 2026 年 7 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此之前,我国动力蓄电池安全标准是在2020年制定的,此标准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用户群体的高速扩张,广大车主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标准已经严重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相比2020版的动力蓄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此次新修订的2026版动力蓄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安全性要求明显提高。比如,2020版中热扩散测试“着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的强制性标准,在2026版中直接被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2026版对蓄电池安全性能如此严格的要求,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格的安全标准。

消息一出,网上如炸了锅。多年来,由于油价上涨厉害,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萌生了换燃油车为电动汽车的想法。可是,一想到电动汽车在充放电、碰撞、甚至正常行驶中突发燃爆,来不及逃生的车主及乘客瞬间淹没于火海中的惨烈画面,他们立即就打了退堂鼓。对于那些长期羡慕电动汽车低廉用车成本的消费者来说,蓄电池安全永远是他们心中跨不过的一道坎。2026版的新规一出,让这一群体再次看到了希望,如果电动汽车既便宜又安全,谁还愿意养着燃油车这样的吞金兽呢?

2026年7月1日,这是一个用肉眼就能看见的距离,广大消费者已经是欢欣鼓舞,跃跃欲试了。可是,这对于广大的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这可能就是一道最后通牒。对于少数的头部企业来说,这样严格的安全标准,可能早就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他们也为此做足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对于那些刚入行的小企业或实力不足的企业来说,这个日期可能就是他们的停产日期。在此,我们可以预见,新规一旦落地,行业洗牌将在所难免,真正的电动汽车时代也将加速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