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国家能源集团拟录取名单引发舆论海啸。三位普通本科生挤掉名校竞争者,在央企录用公示栏中显得格外刺目。这场争议撕开了阶层流动通道日益狭窄的残酷现实:当名校光环都难以叩开机遇之门,普通青年的上升阶梯究竟在何处?
央企招聘的学历门槛向来森严,清北复交的精英们在笔试面试中厮杀早已成为常态。但这次事件中,三位拟录人员的学校亮瞎众人,众人无不感叹,我们连简历筛选都过不去,人家已经入职了。这种割裂背后,是既得利益群体构筑的隐形壁垒在发挥作用——当资源垄断者将人脉网络编织成准入机制,考试分数就沦为了精心设计的装饰品。
社会流动性的板结化正在制造代际贫困的闭环。某金融机构子弟班毕业生垄断核心岗位,某国企三代烟草人传承编制,这些暗流涌动的案例不断印证着马太效应的残酷。当优质岗位成为特定圈层的"世袭领地",普通家庭耗尽三代积蓄培养的"小镇做题家",终究敌不过某个饭局上的推杯换盏。
阶层固化带来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困境。当年轻人的奋斗失去意义,社会将失去创新的活力和变革的勇气。数据显示,重点央企管理层中"代际传承"现象占比超过三成,这种封闭性正在消解市场经济应有的活力。当奋斗者看不到希望,整个社会的进步引擎必将逐渐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