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是一部再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展出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平遥和多伦多。是北电毕业导演—白雪的处女作品。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6岁的中学生佩佩,希望可以出国旅行,却没有钱,不敢和家人要,于是她发现了可以从香港到深圳的路途夹带私货,并且在这样一个灰色地带中越陷越深。
很多看过首映的说,看完之后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导演的处女作品。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清新不拖沓,有自己的风格存在。
即便故事的发生背景很混乱,但是在镜头下,我们没有看到油腻、灰尘的感觉。这种清新感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那种纯青春片,它有自己的层次,是存在于现实中的自然感。
佩佩的扮演者黄尧出生于94年,但是在扮演16岁的中学生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违和感,消瘦、素颜、马尾,白色校服,这就是青春的样子。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组人物关系来表现佩佩的形象,和父母、同龄人、以及社会的关系。
在家庭中,她是孤僻的,不愿理会整日打麻将的妈妈,宁愿回家就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面。在和同龄人也就是她唯一的闺蜜JO相处的时候更为放松,但是是被动的相处。
在社会上遇到了花姐一行人,这个时候的她从懵懂无知,再到相处自然,这个时候的她更加的潇洒自如。
从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佩佩一直在追求者自由感的存在。当阿豪带她来到花姐的地盘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对比,她愿意在花姐身边打牌,但是对待妈妈的态度却很反感。
在带货的时候,她一直认为这样自己就会很轻松的赚到钱,然后又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收入,由于学生的身份,也让她更加的得手,有了自己的小跟班,甚至还有人叫她佩姐,这让她感受到 了刺激感。
在海报上佩佩是奔跑的样子,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用一种其他方式让我们知道在青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什么。
过春天》的好在于理性和干净,它去掉了中国青春片一贯的多愁善感的姿态和浓墨重彩的涂抹。《过春天》应该受到了《四百下》的启发。
感伤是青春片的情感标签,『终将逝去』的片名已然透露创作者的心境。为了营造泛滥的感伤,极端事件和情绪编织就成了重要的手法。医院手术、马路意外、出国分手成了众多青春片的模式化手法。
《过春天》很干净,16岁卜卜脆的年龄,刘子佩、阿豪和Jo是电影三个主要角色,有出国,但止于计划;有暧昧情感,但仅有缠手机。
在红色光线的烘托下,刘子佩和阿豪往对方身体互缠手机成了情欲的象征性表达。电影围绕刘子佩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展开叙事,选择了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事件进行呈现。
父母分居两地,一个在香港,一个在深圳,有着各自的生活。母亲打牌,与人有情感纠葛,被骗去钱财。父亲开了一家修理厂。
刘子佩和Jo是好朋友,有过甜蜜时光,也因阿豪而产生矛盾。刘子佩和阿豪一起做水客,从香港带手机到深圳,有过暧昧情感,但也仅此而已。水客经历是刘子佩重要的日常。初次送货,逐渐熟练,摔碎手机屏的失误,以及最后冒险被抓。
《过春天》去掉了过度戏剧化的结构,而是松散零碎的事件进程,这是它的立意。但电影不足在于有常无变,这些事件在经过累积之后没有形成张力,没有带来主人公心理成长的轨迹,最终让作品失去了变形。
人物少了一些心理波澜,另外《过春天》人物和环境没有形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