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即所谓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面对美方施压,中方并未被动接招,而是迅速打出“组合拳”,宣布了一系列反制举措。对此,“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组织了17位专家,给予解读。
对此,丰泊国际中国区总裁霍昊扬在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 独家专访时表示:
一、美国政策出台的原因
主要是美国目前整体内部利率压力以及国内经济持续低迷,过去一段时间,美国一直以金融及服务贸易为主要经济收益来源,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重点希望回归制造业,希望通过制造业重新振兴美国,并且同时解决蓝领阶层的工作就业率的问题,减少两级分化。
所以才有现在的关税政策,迫使国内的制造业重新发展。
二、对跨境电商的卖家/物流仓储的影响
无疑是增加了相关的销售成本,同时在我看来,也在同时迫使美国制造业强力回归,希望通过此手段解决制造业回归,短时间是有阵痛,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个增加生活成本的过程,对于跨境卖家来说,是一个提高门槛的过程。
但同时,我觉得也是对于中国的中小卖家的一个洗牌,把非优质的白牌/低价竞争/非合规卖家做一次清理。从数据角度来看,基本上售价在25美金以下的产品,未来会竞争力很低,会逐渐退出美国市场。
另一个方面,品牌卖家会逐渐增大本地备货,美国本地海外仓会逐渐提高使用率,对于中国出口美国的三个主要行业:3C电子产品/消费电子,服装/时尚,家居/家具类产品,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服装类/时尚类产品。
未来对于shein模式的柔性供应链的要求会更高,中小服装类卖家生存空间逐渐减少。
三、对跨境电商的卖家的应对措施
1、提升售价,在售价方面包含税收的价格;
2、提升产品竞争力/品牌力,通过品牌议价/产品品质解决竞争难题;
3、把产品选品的精力避开未来美国可能第一批复苏的制造业领域,例如电动工具,例如高科技电子产品等。
四、特朗普政策决心已足
此次特朗普对于政策的决心还是很大的。经过上一次的朝令夕改,此次应该是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应该短时间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实施过程,会需要至少6-8个月的适应期,也就是在2025年之内可能还有一些轻微变化和调整,但是在26年之后,留给卖家自己调整的时间也不多了。
五、反制措施
建议我国针对跨境电商的补贴或者反制措施,应该给卖家更多的建议,从国家层面告知卖家如何避开美国的自己的制造业,避开他们希望大力发展的行业,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国家的媒体,把在国家层面掌握的一些信息,告知跨境电商群体。
通过针对美元融资的企业,提升更多的融资补贴,例如贴息政策,帮助使用美元融资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利息补贴。降低企业成本。比退税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