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场漫长的调整之旅已经开始。自2022年开始,随着一系列城市房价的下跌,这个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天津、郑州、涿州、廊坊等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率先进入了下滑的通道,继而在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等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到2023年之后更是显现出全线调整的态势。而根据近期的统计数据,现在全国各地房价的平均跌幅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
这种大规模的调整从不是轻易能够逆转的。当房地产市场步入新一轮的调整周期,局势已经逐渐清晰。这无疑是一个大的转折点,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然而,对于不同家庭来说,这种调整带来的影响却是千差万别的。
对于那些只有一套自住房的家庭来说,他们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的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是居住的场所,而非投资的工具。因此,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他们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和从容。然而,对于那些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可能将部分房产视为投资或增值的资产。当市场调整时,这些家庭就可能面临“四大挑战”。
01 房子无法及时变现问题
自2024年开始,二手房市场的变化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许多城市,二手房的挂牌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以重庆为例,其二手房挂牌量接近34万套,而武汉、合肥、西安、天津等城市也有着近20万套的挂牌量。即使在房地产市场一向坚挺的一线城市中,广州的二手房全市挂牌量预估达到了17万套,而北京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万套。这样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上的供大于求现象。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调整。过去几年里,由于投资房产的利润空间较大,许多投资者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炒房现象一度盛行。然而,随着市场回归理性,许多炒房者开始对后市持谨慎态度。因此,他们选择将手中的房源挂出,以待合适时机出售。这导致了二手房市场的供应量急剧增加,而需求量却未能同步增长。
当市场上的房源远超需求时,房价自然会面临下行的压力。而对于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他们若想在房价下跌的市场中及时将房子变现,将变得愈发困难。除非他们愿意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抛售,否则可能会面临房子难以出售的困境。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资产价值,还可能因为资金无法及时回笼而带来其他生活和经济上的问题。
02 房价下跌,财富缩水
进入2025年,我们不难发现,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趋势并未改变。从全国各地的数据来看,房价依然在继续下跌。在2025年1月,中国100个城市的二手住宅平均价格达到了每平方米14130元,环比出现了0.51%的下跌,而这样的下跌趋势已经持续了整整30个月。
这背后的原因有多重因素。一方面,疫情的影响使得许多家庭的收入减少或面临失业困境,这样的经济压力让许多人难以支撑高昂的房价。另一方面,如今的购房者愈发理性,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涨,而是更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购房。
展望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将经历去泡沫化、去投资化的过程,逐步回归其居住属性。这意味着,那些投机炒房的行为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而真正有居住需求的人们将成为市场的主导。但这也意味着,那些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房价可能继续下跌,导致他们的财富大幅缩水。
03 持有多套房子压力上升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实体经济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许多人的收入减少甚至失业,这使得原本的还贷压力进一步加大。对于那些手握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除了需要支付多套房产的贷款外,还需要承担高额的物业费、取暖费等日常支出。
与此同时,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费用也在逐年增加。物业费、取暖费等费用的上涨无疑给这些家庭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持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每个月的支出肯定会比只有一套房产的家庭高得多。这种经济压力不仅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其他方面的支出。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这些家庭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房产策略。他们或许应该将一部分房产进行出售或出租,以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和降低持房成本。此外,他们还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应对。
对于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未来的路并不平坦。他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经济稳定和生活质量。
04 多余的房子租不出去
还有一个正悄悄逼近这些拥有多套房产家庭的,那就是房子租不出去。从去年开始,上海、武汉、杭州等大城市就已经出现了房租价格下跌以及租房困难的情况。以上海为例,一套位于市中心的40平米房子,前几年的租金可能是4500元,但现在却直接跌到了3800元。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打工人的收入下降,他们无法承担过高的房租;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许多打工人选择返乡发展,不再选择在城市中租房居住。
此外,各地正在加快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的入市步伐。这些保障性住房的增加无疑会对租房市场起到分流作用,使得原本已经供大于求的租房市场更加饱和。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可能会面临房租下降、甚至房子租不出去的困境。
总的来说,无论是房价的波动还是持房成本的增加,都要求这些家庭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房产策略并做好应对准备,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豚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