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仪被全网问候,提出“装脚踏”和“不能载人”的专家也被公布

鑫新新 2023-07-05 20:23:06
7月1日电动车新规开始实行,有一些专家提出的观点在公众面前成为了热门话题

其中,最令人探讨,甚至充满争议的观点,无疑是由陈海仪法官提出强制电动车保险,以及其他专家主张电动车必须装脚踏以及不能载人的看法。

陈海仪,是负责起草《新国标电动车新规》的专家之一,她主张电动车需要增加强制保险,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以压实社会责任。

这一主张虽然出于对公众和行驶安全的考虑,但却面临来自全网的强烈质疑,甚至很直接的质疑“陈法官,你是不是真的骑过电动车?”

还有一位专家提议,电动自行车必须装有脚蹬,并强调电动自行车说到底还是自行车,应当具备人力骑行的功能。

这项提议同样遭到了大众的质疑,大多数长期骑行电动自行车的百姓认为,安装脚蹬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度和安全隐患。

多数情况下,脚蹬功能并不常用,当电源耗尽时,蹬车又相较于推车困难得多,而且,脚蹬可能卷入裙子,引发安全问题。

“不能载人”的规定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一些专家倡导电动车不能载人,理由是这样更能保证行车安全。

但他们没考虑到,对于很多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电动车是把孩子送上学的主要工具,限制载人并不现实,且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困扰。

所有这些争议点,共同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制定规定的专家与大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这可能是因为制定规定的专家没有充分的从实际用车人群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导致了出现这种脱离现实的规定。

坐轮椅上班:

电动车是老百姓日常通行的重要工具之一,其规定应当着眼于民众的真实需求。

令人反思的是,是否应充分考虑民众对电动车的实际用途与需求,征询民众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当然,专家的专业视角与普通骑行者的日常需求之间的平衡,也是制定有效规定需要考虑的重点。

很多公众对淄博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他们的交警在马路上为没有牌照的电动车办理牌照,这无疑是以民为本,实际解决问题的做法。

公众的呼声,是让专家回到电动车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结语

尽管有这些争议,我们不能否认,出台新规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公众安全,减少因电动车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然而,如何制定更加切实可行、受广大百姓认可的规定,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作为用户,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真正地以用户需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

0 阅读:5
鑫新新

鑫新新

多媒体经营会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