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出现严重米荒,超市里的大米频频售罄,甚至会出现买不到大米的情况。
以至于现在日本超市得对大米做限购,出现“每家庭限购一袋米”的告示。
由于米荒,让日本大米价格也出现飙涨。
日本总务省在8月23日公布的7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米类较上年同期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
这还只是7月的数据,日本米价在8月是涨得更凶。
特别是开始出现大米售罄,需要抢购大米之后,日本米价的涨幅已经超出正常范围,是动辄翻倍式上涨。
以至于,买到大米像中奖。
但即使面对如此严重的米荒,日本政府仍然拒绝投放储备米。
据报道,大阪府官员9月2日再次发出呼吁,投放储备米以缓解供应紧张、平抑大幅上涨的米价,但仍遭到日本政府官员拒绝。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9月2日表示,政府储备米是在全年大米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投放,而现阶段新米陆续上市,大米紧缺状况将随之缓解。
然而,情况是9月虽然有新米上市,但价格却出现大幅上涨。
据报道,进入9月,虽然少量新米开始陆续登陆市场,但一些受访者反馈,即便是这些新鲜到货的大米,依然实行严格的限购政策,且价格较去年同期涨了两倍之多。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2024年主要产地的新米价格比去年上涨20%到40%。
9月6日,共同社报道称,开始上市的新米的门店价格达到每5公斤3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49元)以上。这比去年高出约1000日元,价格上涨50%;
所以,日本这次米荒是很严重的,上一次日本出现这么严重的米荒,还得追溯到1993年。
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表示,1993年,日本经历了罕见的冷夏,导致大米短缺。当时日本政府释放了储备大米,但仍有近200万吨的缺口,每天都能看到米店前排着长队。
那么这次导致日本米荒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日本官方给出的原因有3个:
1、日本政府认为,造成本次“米荒”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夏季酷暑,高温与干旱导致主要产区的稻米产量下降。
2、今年夏天外国游客人数大幅增加,推动了餐饮业对大米的需求,造成国内大米的供不应求。
3、日本气象厅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南海海槽“巨大地震”警报,地震预警引发了大量民众抢购并囤积大米,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大米减少。
但我觉得,日本官方给出的这3个理由,都不是根本原因,只是次要原因。
像日本大地震警报也只持续一周,早已经解除了,但现在日本米荒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日本前农林水产省官员山下和仁认为,热浪高温以及激增的海外游客,并不是日本“米荒”的根本原因。他表示,即使每月有300万海外游客在日本停留一周,并像日本民众一样一日三餐都吃米饭,其消费量也仅占总消费量的0.5%左右,影响很小。
他提供的数据还显示,2023年日本稻米收成指数为101,与平均年份大致相同;相比之下,1993年的日本米荒,该指数仅为74。
所以,日本给出的这3个理由,虽然是有影响,但顶多只是导火索,算不上根本原因。
日本今年米荒,我认为还有两个根本原因,一个是长期因素,一个是短期人为因素。
长期因素跟日本农协有关,这是日本政府一直回避的因素。
日本农协一直长期引导日本大米减产,是这次日本米荒的一个长期因素。
山下和仁表示“为了保证大米价格稳定,日本政府50多年来一直推行控制耕地面积的政策,为改种小麦或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稻农提供补贴。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日本大米产量逐年减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稻米品种培育计划也陷入停滞。因此,在政府的严格调控下,一旦需求量稍有增加,比如当前海外游客的涌入,就会出现短缺现象。”
在日本农协长期引导下,目前日本只有约60%的稻田被利用,现在每年的大米产量不到高峰时期1445万吨的一半。
不过我觉得这个长期因素,虽然是根本原因,但短期影响应该也不至于一下子这么激烈。
这次日本米荒,恐怕还有一些人为影响因素在里面。
日本政府不投放储备米的理由,本身就有些牵强。
日本现在每年大米消费量是700万吨,而日本政府储备米有100万吨。
但日本在米荒这么严重情况下,仍然那不愿意释放储备米,给我感觉日本政府可能有意推高大米价格。
或者说,日本农协在有意推高大米价格。
日本农协在日本农业生产活动里有着垄断级别的影响力,日本农协总共拥有 1000万会员,其中400 万为正式会员,从事农业活动;600万为准会员,是利用农协服务的其他非农业人员。
日本农协基本掌控了日本农业从生产到销售一系列流程,是一个极其强势的组织。
而且1999年之后,日本农协开始金融化,通过JA银行为会员提供储蓄和信贷服务,经营农协所有金融服务活动,
2023年3 月,JA银行系统的存款余额超过6700亿美元,占日本个人储蓄总额的 10%,JA的保险服务部门在2022年的总资产为3800亿美元。
并且JA银行系统旗下的农林中央金库是日本第五大银行,拥有357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大的日本投资机构之一。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想起来了,农林中央金库就是前阵子暴雷,说要被迫抛售美债的那家日本银行。
6月18日,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突然宣布,将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出售规模超过10万亿日元(约63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以弥补巨额未实现损失。该银行预计,随着债券出售,今年的净亏损将升至1.5万亿日元。
这是这轮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里,首次有日本银行因为持有的美债出现严重浮亏,而被迫抛售大量美债,把浮亏变成实亏。
有可能是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的暴雷,让日本农协想要从其他地方补回来,而推高米价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还有个信息,日本现在米荒这么严重,但日本农林水产部3日公布1-7月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情况。其中,大米金额为64.62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数量为2.4万吨,增长23.0%,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虽然,日本大米出口量跟其每年消费量比起来,占比很少。
但是,现在日本米荒这么严重,日本农协却还在加大对外出口大米,这显然是有些异常的。
所以,至少日本农协是有意在推高日本大米价格。
而这可能也还不是事情的全貌。
其实这件事情,还可以往更深处想。
日本过去这几十年一直在试图推行“去大米化”,所以日本国民消费习惯逐步转向面包等西方主食,再加上日本人口长期减少,所以日本对大米的消费量从高峰时期的每年1400万吨,下降到现在700万吨,已经减少了一半。
但即使如此,大米仍然是日本主要消费粮食,对日本物价有着巨大的影响。
日本大米价格如此疯涨,势必会加剧日本通胀,而日本通胀加剧,就会迫使日本央行加息缩表。
日本7月通胀率仍然维持在2.8%的水平,之前二十多年,日本在发愁通缩,但日本现在却在发愁通胀。
很多人把日本当前高通胀,认为是日本走出通缩的一个结果,是日本政府想要的好结果。
但走出通缩,跟高通胀是两码事。
这就好比开车,从向左打满方向,如果不是慢慢把方向回正,而是一下子向右打满方向,那非翻车不可。
日本现在并不是单纯的走出通缩,而是直接进入到高通胀的局面里。
一个习惯二十多年通缩环境的社会,贸然进入到高通胀环境里,这不单单是适应问题,而是会引发巨大的问题,包括经济问题和金融问题。
即使不考虑日本农协是否有意推高米价,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大米价格如此飙涨,是会加剧日本当前的通胀问题。
由此来看,日本仍然还是有可能进一步加息缩表。
这并不是日本自己想加息缩表,而是被迫加息缩表。
当前日债规模过于庞大,其中将近一半的日本国债是由日本央行持有。
一旦日本央行不印钞购债了,日本就很难进行如此大规模发债,来借新还旧,维持财政。
日本央行持有的589万亿日元国债,单单明年,可能就有78万亿日元的国债会到期。
而日本2023年的税收收入达到72万亿日元。
也就是说日本一年的税收收入,都还不够偿还每年到期的国债规模。
所以,只要日本开始真正实质性缩表,那么日债危机是大概率爆发。
因此,正常情况下,日本是不可能自己去主动加息缩表。
而过去这一年多,美国通过盘外招,比如让东京地检署清查安倍派,还有通过做空日元来逼迫日本加息缩表。
虽然日本也有过挣扎,并不是那么听话。
但从这次日本米荒来看,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是比很多人的想象要更深的,日本政府内部有人不听话,试图挣扎。但也有大把的人是听美国话。
即使不从这些比较“阴谋”的角度考虑。
这次日本米荒出现,从结果层面来说,会导致日本还有可能被迫进一步加息缩表。
而日本加息,是美国过去几十年握在手里的一把尖刀,是美国搞金融收割的配套工具。
只不过,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玩刀者必死于刀下。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