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种不断进化,生物从单细胞变为多细胞,进而慢慢演变为高等生物,繁殖方式同样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了突显物种的多样性,从无性繁殖变为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交配,本质上是指生物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动物交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传承。
在大自然中,大部分动物都处于饥饿的边缘,无时无刻不在为食物忙碌,还得提防捕食者侵袭,生活很不易。对于动物来说,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交配,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生活习性、生理构造不同,为了更加有效的繁殖后代,它们不得不演变出多种多样的交配行为。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大陆上,生活着一种神奇的有袋小动物:袋鼬。
袋鼬的体型很小,从外型上来看和老鼠差不多大小,但比老鼠要可爱呆萌的多,大多数袋鼬的毛皮为灰棕色,少数袋鼬的毛皮长有白色斑点。
公袋鼬活得很明白、很简单、很纯粹,它们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为了交配而活。
公袋鼬的寿命不长,只有11个月,其中前10个月就是吃,不停的吃,争分夺秒的吃,养精蓄锐,把身体养膘,而之后的1个月内,不吃不喝不睡觉,没日没夜的只干一件事情,那就是交配。最后因为身体被掏空了,导致免疫系统崩溃而亡。
在我国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种长的像馒头的螃蟹,它们长相呆萌,男友力却十足,堪称动物界的楷模,被封为最爱老婆的螃蟹。
公馒头蟹遇到危险的第一反应不是撒腿就跑,而是首先考虑老婆的安危,一般会立马抱起母馒头蟹逃跑,寻找安全地带隐匿,不带一丝犹豫。
仔细的小伙伴会发现,母馒头蟹的体型要远远小于公馒头蟹,这是因为此时的母馒头蟹还没有性成熟。
馒头蟹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喜欢过独居生活,不是群居动物,说白了就是社交恐惧症。只有到了繁殖交配季节,馒头蟹才会相聚一堂。
到了繁殖期,由于僧多粥少的缘故,很多公馒头蟹不能第一时间寻找到合适的成年母馒头蟹,家族要繁衍,自己又不能像小丑鱼一样可以转化自己的性别,那怎么办呢?
这时,公馒头蟹就会把苗头对准那些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母馒头蟹,把它们圈养起来,牢牢地禁锢在自己身边,待它们发育成熟实施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母馒头蟹下次蜕壳时,这个和我们平时说地童养媳很类似。
与小丑鱼一样,生活在西大西洋区的垩鮨鱼可以转换自己的形变。不同的是,小丑鱼的性别转换是不可逆的,只能从雄性转变为雌性,然而,垩鮨鱼就夸张的多了,一天可以转换性别20次,或许前一秒还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转眼下一秒就变为了美娇娘,视觉冲击感不要不要的。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垩鮨鱼之所以不停的转化性别是为了不吃亏。
垩鮨鱼能够高效的转化性别是因为自身有着两套生殖器官,卵子和精子共存于体内。然而,垩鮨鱼不会自己给自己受精,在和伴侣交配时,为了自己不吃亏,它们每天产卵是阶段性的,不会连续两次产卵,除非对方跟它交换性别。这种你来我往的繁衍战略叫做“卵子交易”,可以有效的促进伴侣之间合作,减少劈腿的可能性。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陆地最高动物:长颈鹿,由于它们的交配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1秒钟,为了百分之百命中,公长颈鹿会提前相互练习。
据研究,90%的公长颈鹿都是“同性恋”。
在非洲野外经常会看到两只长颈鹿在相互亲密,依偎在一起,头颈绕来绕去,之后甚至进入了“交配”流程,一个骑到另一个身上,但是走进一看,你会发现这两伙居然都是公的。
在大自然中,双性恋行为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据记载,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2300年前就发现了土狼之间存在显的同性恋行为,截止到目前,科学家已经在1500多种动物中观察到同性恋或双性恋现象,其中详细记录的有500多种。动物发生双性恋行为的理由多种多样,有些只是单纯地弄错了对象,但那些随着物种进化而稳定遗传下来的双性恋行为,则是为提升种族生存能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倭黑猩猩生活在非洲刚果河以南,不同于黑猩猩的父系社会,它们是母系社会,母倭黑猩猩在种族中有着绝对的领导权。
倭黑猩猩是以女性为主导的社会,碰到矛盾纠纷都尽量用交配来解决。比如,几只倭黑猩猩找到一个甘蔗林,按照常理得雌性倭黑猩猩先吃,雌性倭黑猩猩在开吃之前照例是要先交配一下。整完之后,两雌性猩猩像闺蜜一样有说有笑的用餐,个头比雌性猩猩还有大的雄性猩猩只能乖乖地在边上看着、等着。
倭黑猩猩的双性恋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遇到纠纷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争斗造成的伤亡,说到底还是为了稳定社会关系。
蜜蜂属于社会性昆虫,在家族中有着严格的社会分工,主要由蜂王、雄蜂、工蜂组成。
蜂王处于领导阶级最高层,是一个族群的最高指挥者,平时的主要责任是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
到了交配季节,在天气适当时,性成熟的雄蜂便会自动飞出巢穴,在空旷的户外聚集翩翩起舞,目的是招引处女蜂王,这种行为叫做婚飞。蜂王的择偶通过飞行比赛进行,只有获胜的那只雄蜂才能成为配偶,整个交配行为在空中进行。交配时雄蜂的生殖器会自动脱落在蜂王体内,交配结束后,雄蜂便会立刻死亡。处女蜂王与雄蜂交配后便将精子保存体内数年,蜂王可以自由选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举个例子,一只交配后的中华蜜蜂蜂王在受精囊内充满了500~700万的精子,一天可产800~1300粒卵,一只优良的中华蜜蜂蜂王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
未受精卵发育成为雄蜂,受精卵发育成工蜂(平时采蜜的蜜蜂)。
令人厌恶的苍蝇也是这种繁殖方式,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超强繁殖能力,雄蝇的精液可以长久贮存于雌蝇的受精囊中,刺激产卵,并持续 2~3周使蝇卵不断受精。
奇葩的交配方式还有很多,不可否认的是,都是为了让自身的基因遗传下去。
你还知道哪些奇葩的交配行为呢?欢迎在评论区回复。
UC网友44xxxx7613
馒头蟹可以写一部幼蟹养成日记了[得瑟]
远行
大自然之奇妙,神鬼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