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塾里的“调皮鬼”:跟老一套教育较上劲
1906 年那个看着普普通通的秋天,13 岁的毛泽东走进了井里湾私塾,成了毛宇居老师的学生。
那时候教的东西,全是“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的老玩意。毛泽东,虽说把老师教的文章背得特别熟,可心里一点都不喜欢。为啥?那些东西对他来说,就跟没味道的干面包似的,难吃死了,根本没法让他心里那颗好奇、爱探索的种子发芽。
有一次上课,毛泽东这小家伙居然偷偷跑去后山玩了。哎呀,这可坏了,被老师抓了个现行。一般人这时候肯定吓得不敢说话,可毛泽东是谁?他一点都不慌,还冒出一句“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我就是在做这事儿呢!”这可把老师吓了一跳。这哪是逃课的理由啊,明明就是他脑子比别人转得快,想得多。老师心里挺气,但又觉得这孩子有点特别,于是就想考考他。老师指着旁边的一口井说:“你要是能马上以‘井’为题,写一首五言诗,这事儿就拉倒,不然,哼,拿戒尺打手心!”
毛泽东围着井不慌不忙地走了几圈,脑袋里快速地想啊想。没一会儿,就听他念道:“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诗一念出来,老师都傻了眼。你看这诗,表面上在说井,实际上是把天井当成学校,小鱼当成学生。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光知道抱着书本知识不放手,就像小鱼只在井里待着,肯定没大出息。小小年纪,就能有这种想法,还能这么快写出这么好的诗,老师心里可服气了。要知道,三国时候曹植写七步诗都 33 岁了,毛泽东比他小了 20 岁!
人生的岔路口:挣开家庭想法的限制
1907 年,毛泽东从私塾毕业了。他爹毛贻昌满心盼着儿子能接着家里的生意,以后变成个特有钱的大商人。在他爹眼里,守着家里的产业,平平稳稳过日子,这才是正路。可毛泽东呢,他的心早飞到外面的世界去了。他可不想一辈子就憋在这家乡的小地方,他特想多学东西,想去更大的地方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好玩。
这时候,毛宇居老师又出来帮忙了。他知道毛泽东是个能成大事的苗子,可不能就这么被浪费了。于是,他亲自跑到毛泽东家,不停地劝毛贻昌。这事儿肯定不简单,毕竟那时候家族的想法很重要,当爹的说话也很有分量。但毛宇居老师就是不放弃,还拉上亲戚文运昌一起帮忙。最后,在他们的努力下,毛泽东得到了父亲的同意,能离开家乡了。这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终于能飞出去,冲向广阔的天空了。
1910 年,毛泽东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改了一首诗送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诗里满满的都是他的决心和志向,他要出去闯,不成功就不回来。
知行合一:一辈子都在做的了不起事儿
毛泽东对“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理解,可不只是在私塾里的那回辩解。这四个字就像一把能开锁的钥匙,打开了他了不起一生的大门。
从他走上革命道路开始,就一直把理论和实际紧紧连在一起。就说他提出来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吧。他清楚老百姓的力量大得很,只有走到老百姓中间,知道他们想要啥,才能想出对的办法。还有那游击战的“十六字诀”,那可是在打仗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聪明点子。在敌人比自己强很多的情况下,红军靠着这“十六字诀”,灵活地跟敌人绕圈子,就跟小泥鳅似的,敌人怎么也抓不到。
再看看他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部书把实践和理论的关系说得很清楚,还讲了咋认识矛盾、解决矛盾。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里,才能有最大的用处。
总结
毛泽东的了不起,不是碰巧的。他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不被老一套的教育和家庭的想法管住。他对知识的渴望,对实践的看重,都值得咱们学。在咱们的生活里,也常常会碰到各种选择和难题。有时候,咱们可能会被身边的环境或者别人的看法影响,但毛泽东的经历告诉咱们,得有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去追自己的梦。而且,他把理论和实践放一起做的办法也特别重要。咱们不能光知道闷头读书或者瞎想,得敢去做,在做事的过程里不断长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