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14c1259ebbdb2813601585a37d9ddc.jpg)
文|春和
编辑|黄毅来了
2008年奥巴马提名朱棣文做美国能源部部长,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他,确实可以担当此任。
但在他上任之时,还是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正如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也是难得的被提名担此重任的亚裔。
祖籍江苏太仓的他,多次回国认祖,网络上却依旧有不认可他的声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0eeddbe4e44ba07d82101bcb79de18e.jpg)
朱棣文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
他的祖父是朱祝年,当时在苏州太仓是一位响当当的读书人。
培养出他的大姑妈朱汝昭早年留学日本,二姑妈朱汝华留学美国后在芝加哥大学成为化学教授,三姑妈朱汝蓉也留美成为了化学教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8fb9c39056fe47187d5b7239782159.jpg)
他的父亲朱汝瑾1940年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也在3年后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留学。
最终也因成绩优异留在了美国任教,成为了3所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还担任过美国能源相关产业的公司顾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93296712598552e0e1d1f1d7ea06c5.jpg)
麻省理工大学
他的母亲李静贞也出身中国天津名门世家。
外祖父李书田从天津大学毕业后,在1923年被民国政府派遣到美国学习,回国后将自身所学回馈祖国,曾建立贵州农工学院,担任天津大学校长,以及民国政府的教育部长。
李静贞将父亲的优秀传承了下去,在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前往麻省理工学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d70c70015a339d4213c06bb3c7ff68.jpg)
期间与朱汝瑾他乡遇故知,最终走到了一起。
抗日战争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全家四散逃亡,他的爸妈留学后,在美国定居。
祖辈靠着读书出人头地的他,1948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出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f8e1f5ea273e3943ff0af6ed109d72.jpg)
从小就明白要用知识武装头脑的他,凭借着家庭的影响和刻苦努力考上了无数美国人向往的罗切斯特大学,随后开始对物理和数学进行深入研究。
在校期间,他拿过数学奖,物理奖,学校为优等生准备的奖学金。
一修就是双学位的他,毕业那年同时拿到了数学和物理的学士学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ef71210e79a543c32f5f2eabd7e836.jpg)
22岁有着如此闪亮履历的他,继续着求学的步伐。
他在加州大学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成功应聘成为了斯坦福大学首位华裔教授。
然而他的事业路并没有就此停止,39岁那年他开始在哈佛大学担任讲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a66f00283986c6767a742723393be9.jpg)
如此看来他已经有不错的成就。
可他的哥哥和弟弟都是哈佛大学高材生,一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他这些成绩看来也不值一提了。
42岁他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3年后他通过竞选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187235a0911600169fb940a8ca7d46.jpg)
通过对物理学的研究,46岁时他成功通过发明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拿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了第5个拿到诺贝尔奖的华裔。
中国领导人访美时与他亲切交流。
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根在哪里的他,也开始了回馈祖国的步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96139ac681bf955da7b49abb01c443.jpg)
在年过半百的50岁,他回到了苏州太仓。
看到祖辈生活的地方,他想起了昔日父亲给他讲述的在苏州生活的种种。
心中油然而生的归属感让他对这趟中国行记忆深刻。
虽然在美国土生土长,但他认为自己骨子里有中国人的谦虚和含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290686079d2bd3bdf6f4ae4c95a228.jpg)
因为从小家中保留着中餐习惯,他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同事眼中很会做菜的“诺贝尔级大厨”。
这些厨艺技能中,都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5a5557d14fd50245170ed22fb1e26c.jpg)
这次回到苏州,一所以他名字“朱棣文”命名的小学被建立。
他为学校题词,鼓励这些孩子好好学习。
当然,作为优秀人才,他也被中国科学院聘请为外籍院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16b312b16f1da39ae7614aee6af78a.jpg)
此次回国祭祖后回到美国不久,他进入了美国能源部研究气候和能源利用。
60岁那年,他在奥巴马的提名下,进入了美国政坛,成为了美国第12任能源部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4ea293769015a90e902ef6795761f5.jpg)
在因此被哈佛授予荣誉博士后,他也参加了毕业演讲,在台上他开玩笑说起自己的成绩:
现在家中的孩子终于都有哈佛的毕业证书了,妈妈算是放心了。
他也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899452c64a86c9e48e102af0611c85.jpg)
永远可以从别人身上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
永远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不要独占功劳。
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有绝对的热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fc23867f1f5c36b3d8e780ea6c9cc3.jpg)
说到自己在研究室研究的气候与能源课题,他也表示最主要的是要解决贫富差距,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与推广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他鼓励哈佛的莘莘学子以此作为努力方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0aca022f677594dceca6d019b901b1.jpg)
成为美国能源部长后,他再次以此身份访华。
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针对气候和能源问题,呼吁中美一定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一身学识的他以极有说服力的话语,也让中美两方成功搭建起了,共同面对气候和能源利用的讨论桥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989d3a988fef37d6b923c51fda7638.jpg)
时隔一年,他再次前往同济大学就“推动创新使用新能源,以应对能源消耗对气候发起的挑战”演讲。
他鼓励在校大学生探索利用清洁能源,并将其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5296f3553309b73f8ab1c02dac6dc4.jpg)
他多次针对能源问题进行呼吁,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无疑也为不少对于环境担忧的学者,指引了一条前进的方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f6b33a335ebebc0b130e3031dbcbf9.jpg)
2013年,他只在美国能源部长这个位置上待了不过4年时间,便选择了辞职。
他曾自嘲自己是“书呆子”,对于政坛风云,也许他也深深察觉到了自己的无所适从和不能适应。
后来的2017年,已经69岁的他再次回到了老家太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6fe42711e3e3b92dfc212c14aeff36.png)
在美国奋斗大半生,他依旧无法忘记初次归乡时,江南人家小桥流水的美景。
在接受《扬州晚报》记者采访时,他坦言:
我是美国出生长大的美国人,但我的祖籍在中国江苏太仓,我也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
我有很多与中国人相似的价值观,而我的基因百分百是中国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d8ab2adda8274a93b01fcc96352aa5.png)
出生于学霸家族,在美国生活的如鱼得水,他却一直心系自己的祖国。
功成名就之后回到祖辈生活的地方走走看看,以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
曾在美国政坛叱咤风云,他却依旧可以对祖国的一切发出赞美之词,正如他所说:
我身上的基因百分百是中国的。
部分资料
朱棣文百科
2019年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扬子晚报—《美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我身上百分之百是中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