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bf96e66c1eb16b7d5c314802c9ffc0.png)
文|景岚
编辑|黄毅来了
他是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一出生就受到万众瞩目。
单看这个形容,大家可能以为这是夸大其词,还会疑惑是不是什么小说情节。
然而,这是发生于近代中国的真实事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e273b97b6fdd959342e5afcdb8f6b4.png)
婴儿的名字叫孔德成,1920年,当他出生后,整个山东乃至全国都为之沸腾。
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他鸣13响礼炮,庆祝这个伟大生命的降临。
那么孔德成的出生,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巨大的轰动,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480863185b682218affec97ecdd7bd.png)
宋仁宗时期,孔子的第46代后人,被封为衍圣公。
这个封号,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传承了整整32代,长达八百多年。
作为孔子嫡系长孙的世袭封号,衍圣公的地位十分尊贵,并且在朝代更替时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951f392051d37724ba6295b4a4896c.png)
而在文化领域,衍圣公肩负着祭祀孔子,传承儒家文化的重任。
作为官方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是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重要精神支柱。
时光流转到近代民国时期,孔子的第76代孙子孔令贻,肩负着延续家族荣耀和传承儒家文化血脉的重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399345e661781a4fa16408d836668c.png)
奈何,孔令贻在求子之路上,受到命运的百般刁难。
他的原配夫人孙氏,虽然跟他喜结连理,但是却没能给孔令贻诞下一儿半女,并且很早就离开了人世。
为了延续家里的香火,孔令贻又纳了妾室,姓丰。
这里解释一下,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末年,纳妾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2c94574ef3abda386415c8300e2b8b.png)
可惜这个姓丰的妾室,也没能给孔令贻生下个孩子。
那个时代,还秉持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对于一个世袭了千百年之久的家族来说,简直要天塌了。
孔令贻就四处求神拜佛,遍访名医,用尽各种手段,只希望自己能有个儿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3387792ebe6f7ad10dcadb8d8d57f9.png)
之后,孔令贻续弦了陶氏,陶氏终于给他生了个儿子。
孔令贻欣喜若狂,谁知没高兴多久,这个孩子也不幸夭折。
一次次失望,也没能让孔令贻放弃。
他将陶氏身边的贴身丫鬟宝翠给纳了,宝翠也先后给孔令贻生下两个女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278108e88f93d9090132243690019a.png)
女儿的到来,让孔令贻有些许安慰。
但是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女儿并不能继承衍圣公的爵位。
孔令贻心中的焦虑并未能减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5df20b062ce6eefb91f714cf3ee4d8.png)
1919年,孔令贻的身体每况愈下。
也是在这个时候,宝翠第三次怀孕,让孔令贻有了新的希望。
可是还没等到孩子出生,孔令贻就不行了。
他只好留下遗言,如果怕孩子是男丁,就继承衍圣公的位子,延续孔家千年的荣耀和传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df29b727a42e1beb31318f7ee071ca.png)
为此,孔令贻强撑着病体,分别向当时的北洋政府徐世昌和逊帝傅仪写信,希望他们能多照顾自己还未出世的孩子。
1919年11月8日,孔令贻与世长辞。
而王宝翠肚子里的孩子,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6cce9970e64d1e5595fa4aa9fb57f2.png)
1920年2月23日,孔德成在万众期待下诞生。
北洋政府深知这个孩子的重要性,为了防止任何意外发生,确保孔家血脉顺利传承,他们采取了一系列严密措施。
军队集结起来,将产房围的水泄不通,连将军都亲临孔府,坐镇指挥全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e1cd822f80ef7beb07dac471b222c4.png)
终于,产房内传出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产婆抱着孩子出来恭喜。
“是个男孩!”
孔府内外瞬间炸开花。
孔府家丁们迅速行动起来,敲锣打鼓,在大街小巷上奔跑。
每敲一下,就会高呼一声:“孔家喜得贵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44769a73a121a0413d9f00842fa817.png)
十三下锣声,宣告孔家第77代孙的诞生。
与此同时,曲阜全城都为之欢呼,北洋政府也给孔德成的诞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曲阜的上空,13 响礼炮轰然鸣响。
那震撼的声响,仿佛是历史的回声,更是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崇高敬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df93123e2c14e6b3a1e551f88757ca.png)
只可惜,孔德成的生母王宝翠,在他呱呱坠地不过17天,就因患上产褥热离开了人世。
孔德成的生母陶氏,毫不犹豫承担起抚养孔德成的重任。
终于,孔德成迎来人生又一个重要时刻——承袭第31代衍圣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0e2c10806433358a298c27c0c3383e.png)
仪式盛大又庄重,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祝贺。
年幼的孔德成,也在众人的簇拥下,正式踏上属于自己的不凡之路,接受严格的教育,传承儒家的文化。
1935年,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激荡浪潮中。
新文化运动席卷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4556af13509312226887acf0b86b5e.png)
这时,已经15岁的孔德成,敏锐意识到自己的衍圣公封号,跟时代格格不入。
于是在深思熟虑之下,孔德成主动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出请求,希望能够撤销“衍圣公”这个封号。
国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斟酌之后,他们决定顺应时代,并尊重孔德成的意愿。
国民政府把“衍圣公”的封号,变更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533703f37ce058cfd7277992ed1764.png)
这个转变,也意味着中国社会从封建传统,开始朝着现代文明迈进。
尽管身份有了变化,但孔德成内心深处,依旧热爱儒家文化,也从未忘记自己身上的使命传承。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
后来的孔德成潜心著书立说,将自己多年间对儒家文化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学术财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9cd7c6c7f8e9f8765fad50d723755b.png)
孔德成的一生跌宕起伏。
他的存在不仅是孔氏家族的荣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
如今孔德成虽然已经离世,但他所传承的儒家文化,依旧照亮着后辈前行的道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a4c758a11da1218e94c2fd8f98fdb4.png)
部分参考资料
台湾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举行公祭(图). 中国新闻网. [2023-08-20].
知情人回忆孔德成趣事 世袭官位存废成悬念(图). 中国新闻网. [2023-08-19].
潘美月. 至真至情,儒者之风——我所认识的孔德成先生. 孔府档案研究中心. [2023-08-20].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9d1194c8da86b1a8049deb699b71a7.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98f032e6e42b867115af8c7693c637.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0c7a44b2f7bfbbd6e594b27d8379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