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嘞戗菜刀”,你上次听到是何时?|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锢炉担子补锅匠,剃头担子碾磨杠。修伞修鞋弹棉花,磨剪铲刀白铁匠……”多年来流传在江苏泰州兴化的一首打油诗,口口传诵着72个老行当的名称。锢炉匠、锡匠等行当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修笔、弹棉花等虽然尚未绝迹,也逐渐与现代生活空间拉开距离。今天,我们就从这些老行当说起。

作为千百年来人们劳动沉淀的成果,老行当里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统技艺的形成与沿革,不在一朝一夕,需要铢积寸累的世代积累。《天工开物》《考工记》等古代典籍记载了纷繁多样的工艺门类,其中蕴含的不少技术原理,在当时引领时代之先,更为后来的技术飞跃奠定了历史根基。十番锣鼓、金陵折扇制作、龙泉青瓷烧制等传承至今的非遗技艺,时下成为地方文化的鲜明标识,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老行当里有中国人祖祖辈辈的集体记忆。从“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到补锅锔碗钉秤的各色招牌,再到捏面人、写花鸟字、吹糖人的街头胜景,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当然,诸如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这些职业未必蕴含诗情画意,甚至不乏民间社会的鱼龙混杂、前工业时代的因陋就简,但也真实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几代人的生活图景。

正因为扎根生活,正因为饱经风霜,老行当总能给人以启迪。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里有一个片段,在金箔锻制工序中,经过两个打箔人6—8小时约3万多锤的捶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有网友感慨:“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因时而变,但其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随着技术迭代和生活场景更新,许多老手艺已无处可觅。望着风华已逝、渐行渐远的背影,许多人叹惋唏嘘。值得庆幸的是,作家潘伟从2000年开始,走访20多个省市、上百个乡村,考证了超过300个老行当,把照片文字集结成册;80后摄影师龚为拍摄十几万张图片,留下300多个老行当的故事,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贡献奖”。无论是用文字讲述匠人故事,还是用镜头定格技艺工序,他们的努力正是为了给后人保留一份历史印记和文化记忆。

老行当未必都是博物馆中的旧物。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理念的创新,也让不少工艺精湛、具有表演性质的老行当焕发新活力。比如,山东临沂的柳编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环保理念结合,开发出纸巾盒、宠物篮等新产品,受到年轻人欢迎。在短视频平台上,铜雕、铁画等精湛繁复的工序直观呈现,拉近了与新受众的距离。一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上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他们在形式与内容上推陈出新,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但谈起老行当,人们仍怀抱一份深情眷恋,这源于对赤诚生活的热爱,也饱含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一个个老行当,折射寻常巷陌里的烟火人间,体味世相百态中的人情冷暖,承托“从前慢”的美好时光,更标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坚实脚步。无论是随风而逝,还是绽放新颜,都是文明进程中值得品读的厚重一页。

这正是:

渐行渐远老行当,当时只道是寻常。

柴米油盐皆故事,平凡岁月有文章。

大家晚安!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荣翌)

1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