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县要有大担当、大作为、大未来,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大讨论体会

小安评元好的 2025-02-16 04:28:41

近期,中江县围绕“大县要有大担当、大作为、大未来,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主题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发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深入思考。作为一名参与者,我在学习中深受触动,在实践中倍感责任,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大县之“大”在于格局与使命

中江县作为人口大县、地域大县,长期以来为区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大县”之“大”,绝非简单的人口多、面积广,而是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扛起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此次大讨论让我深刻认识到,中江县的“大担当”应体现在服务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中,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路径;“大作为”需聚焦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等领域,以创新驱动破解发展瓶颈;“大未来”则要求我们立足长远,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打造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地。唯有跳出“县域思维”,树立“市域副中心”的全局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从“体量大县”向“质量强县”的跨越。

二、对标检视,找准差距:以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

讨论中,我们直面中江县当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优、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短板等现实问题。例如,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三产融合不足的现状,制约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影响了群众幸福感。通过大讨论,我深刻体会到,建设市域副中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一方面要依托中江特色资源禀赋,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补齐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短板,以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发展差距,让“大县”的“大未来”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

三、实干争先,强化担当:以行动书写“中江答卷”

“市域副中心”的定位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通过讨论,我更加明确了个人在全县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定位:既要当好解放思想的“先锋”,破除“等靠要”思维,主动对接政策机遇;又要当好攻坚克难的“实干家”,在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工作中主动作为。例如,在推动“中江挂面”“中江丹参”等特色品牌走向全国的过程中,需要干部队伍以市场化思维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营商环境时,需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唯有将“大讨论”成果转化为“大行动”,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

四、团结奋进,共创未来:汇聚建设市域副中心的磅礴力量

此次大讨论不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力量的凝聚。我深切感受到,建设市域副中心需要全县上下同心同德、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党员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攻坚克难;企业家群体需增强创新意识,勇当市场开拓者;广大群众则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建美好家园。同时,要善于借势借力,深化与周边区县的协同合作,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生态共治等方面形成合力,真正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总之:

“大县要有大担当、大作为、大未来”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中江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这次大讨论,我更加坚定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奋力书写中江县新时代的辉煌篇章,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更多“中江力量”!

0 阅读:0
小安评元好的

小安评元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