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深残,一个洒狗血?韩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双向奔赴”

令狐伯光体 2025-01-06 03:02:06

文|令狐伯光

2024年马上过去了,作为一名影视博主,今年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国产电影的崩塌,毕竟电影票房确实很残,具体数据是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电视剧的话,你会发现好像就年初《繁花》,年中《唐朝诡事录2》算火爆了。

这个剩下的作品就是粉丝闹得欢,但是就没有多少真正的爆款作品,就像《狂飙》那种是全民爆款,《漫长的季节》是质量,口碑与艺术和话题的全民爆款,你要拿《三体》对比《山花烂漫时》似乎也行(不是大爆剧)。

实际上,今年的韩国电影也不容乐观,之前我还写过,因为24年11月的时候,《鸣梁海战》的导演金汉珉表达了自己对于疫情之后韩国电影产业现状的看法:说句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实话,现在的韩国电影市场几乎已经崩溃了。”

可能很多中国网友眼中韩国电影还是那个敢拍,好看,非常厉害的情况。

但实际上韩国电影已经连续扑街,2023年全年就只有8部盈利,2024年爆款电影更少了,情况大概就像上面那样,便除了《破墓》《犯罪都市4》《老手2》,其它电影你是不是没有听过?更不用说看过了。

前段时间因为韩国总统尹卡卡事件,重新爆火的《首尔之春》其实是2023年的。

总的来说,现在大家都说全世界电影都在走下坡路,但美国电影毕竟还强,至少市场上面今年全球直接乱杀,日本就强在动画赛道上没有人跟他竞争,真人电影早就不行了,如果说还在走上坡路的,大概只剩下印度电影了,画风都不同。

那么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为什么会双向奔赴呢?

韩国黑深残,中国洒狗血,中韩电影确实“都病了”

韩国影视剧不行其实也写过很多遍,主要就是《寄生虫》在欧美拿大奖非常成功,《鱿鱼游戏》非常成功网飞进入韩国过后,韩国全面抛弃自己的东西开始在“黑深残”路线上狂奔到底,拍的影视剧像全在发癫一样。

当然,这背后真正原因其实是韩国国内市场早发展到巅峰,新的十年面临新的产业升级,内部增长不行,外部中国市场堵死了,本来美国那边又是发热,又获得成功,自然就全面奔向它了。

黑深残不是不行,就像《鱿鱼游戏》和《顶楼》《黑暗荣耀》确实非常成功,也算好看。

但如果一个市场全部只有这些影视剧那就无聊了,容易审美疲劳,你看看现在韩国影视题材,丧尸、鬼魂、驱魔、怪物、超能力、校园霸凌复仇,女性主义复仇、政治问题复仇,全员发癫,全员杀来杀去的,关键是拍得还难看。

大家去看看悲剧美感和美学精神 ,或者去看看现代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大概就能懂导演这么设置的言语表达了,同理也可以得出很多电影也同样大量充斥着类似于“没必要”“蠢”“不灵活”这样的评论的原因。

也是没有理解导演和编剧的真正表达,戏剧,电影或者音乐剧,真正能说话的其实只有两个人—导演和编剧,这两位(有时是一位)在创作之前,第一确定的就是影片类型和内核(价值),如果定位是纪录片,那就是完全纪实。

但是这并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电影(也许),里面充斥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杂的手法,同时也有戏剧戏曲寓悲予谐的特点,不论如何全部技巧都是为影片最基本的内核服务,所以在合不合理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影片类型内核以及情节线和叙事策略整体来看。

如果你稍稍留意一下榜单,你看《破墓》《犯罪都市4》和去年《首尔之春》为啥成功,其实韩国观众自己还是喜欢那些本国题材,还是那句话,玩黑深残不是不行,但全玩那个就无聊了。

中国电影的问题很类似,传统电影业的退潮是不可逆的,是结构性问题。

网络视频对传统电影的巨大冲击,在中国更加突出。比如,二次搬运视频,网络短剧等等。年轻人不愿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等都会对担当家庭社交重要作用的电影有巨大影响。抖音,B站的快餐时代,对将近两个小时的影视已经缺乏耐心了。

但中国电影业在电影大国中,有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缺乏支撑票房的骨架。

美国的好莱坞,有美国的全球文化霸权体系和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结合体,所以除了中国,几乎可以全球吸金,这是好莱坞的骨架。

日本电影有吉卜力,机器猫,柯南,蜡笔小新等动画电影是其票房的骨架。

印度电影有宝莱坞的模式为其骨架,韩国电影至少辉煌过,它辉煌的主要就是靠商业类型片,各种题材非常丰富,而且是好看的,流行的,精彩的,以前东亚商业电影代表就是香港电影,不提了。

但中国电影缺乏这种骨架,之前曾有过冯小刚的贺岁片,开心麻花和大碗的喜剧片,《流浪地球》和《战狼》等科幻和动作片,但有的结束了,有的开始疲劳了,有的无法保证每年推出,所以都没有成为中国电影的骨架。

然后中国电影市场主要是什么呢?我说过2024年国产电影最大问题,其实是春节档一部重工业大片都没有,全是换着类型+喜剧片+明星组合的那类电影。然后五一档,暑期档在商业大片《异人之下》《解密》那些扑了过后。

剩下的电影就像《海关战线》《传说》《谈判专家》等审美疲劳的警匪电影一样。

中国电影是不是只剩下喜剧片和现实题材+类型片+一堆明星那种电影,现实不现实,商业不商业,喜剧不喜欢,深刻不深刻,好看不好看,难看又不难看的,我提到这些电影最大一个感觉:是无聊。

至于其它什么《好东西》《分手的决心》跟《破地狱》《年少日记》那些一样,这种文艺片和商业剧情片从来不是市场主流,也就不是票房绝对主流,五亿上下票房不错了,但它不是《抓娃娃》那样的作品。

韩国电影缺钙,中国电影缺灵魂?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当年审查对青春片非常包容,热钱也极度拥趸,最终也没有好的青春片。这不是路线有问题,而是有些人的不作为。当年上面和下面显然也没有如今这么自信,不是吗?还没有从一个大国心态去发展影视行业。

东方文化有自身特点,艺术也不是经济和政治的附属品,好的文艺作品会像光一样穿过政治的围墙,经济的窗户。正值好莱坞颓势,是一次发展的好机会。反正无论是资本的逐利性还是韩国的小体量,我们要争取的是他们想摆脱美国控制的电影工作者。

东方文化归属感,中国是首选海外市场有利于持续发展韩国电影产业、好莱坞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三点显而易见,但要运作起来,让转向美国的那部分亲眼所见,变成“朋友”,最终意识到,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摆脱控制。

韩国电影我一直在留意,这几年跟无头苍蝇一样,搞了很多鸡肋电影。抛开政治因素,单纯从市场,好莱坞又到了一个历史周期的尾部,泥菩萨过河。韩国电影想要求生存,最优选肯定是中国。

国内如果票价降一点,内容提上去,电影市场是不会那么低迷的。

上面如果因为政治原因没法牵头,下面依然是可以合作的。从下往上的合作,往往是良性的,换血与淘汰的过程,《流浪地球》系列表演了一次,2024年《黑神话悟空》又表演了一次,而且这款游戏属于全国上下,从政府高层到全民观众,甚至是外国人在一起表演了一次。

至于中国影视圈那帮人看不看得到?看到了会不会明白?或者明白了还会不会仍然乱搞。

我是不清楚,但很多质量一般甚至较差的电影靠过度营销或占据垄断位置,让观众没有选择。很多电影,根本不是大家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压根不想去看,那就真别怪中国电影死不死了,娱乐是必须,但靠电影娱乐不是必须。

韩影未来不确定?中国电影未来,就是郭帆太少了

中国目前是有市场,日本电影产业确实比中国成熟,世界影响力也大,韩国是剑走偏锋,把特定类型片做成卷王。当年美国连文化底子都没有,纯粹是靠市场做大的。况且中国本身有文化底子,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中国左翼文艺工作者底子。

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敢。就等郭帆团队这样的从天上掉下来,跟着捞捞混混,是不是太尸位素餐了。如今无论是从下而上的冲击,还是资本的逐利性都是对部分权力的挑战。韩国电影的市场生存,我们电影产业调整、换血,在这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中。

不过,大方向聊多了会给人一种很强的阻滞感。最终还要从创作者自身出发,落实到个体的。

当我们自己确实有问题,硬件实力上来了的,软实力一直落后。文化口的这帮人能打的确实少,引入国外人才不是没有干过,但你想想港台电影人北上20年了吧,他们真的干好这件事情了吗?更不用提日韩,还有好莱坞那些了。

如果日韩确实像舔老美那样舔我们,那就分一点市场给他们,舆论和政治都好说。一个人在真正服你和你的国家之前,是不可能在文化上面有归属感,崇拜感甚至是信仰感的,文化产品自然更拍不好了。

好莱坞或者说西方文化有多强,那就是李安能拍好完全他们文化的《断背山》那些,你的东方文化顶多是不同视角的点缀,但哪个西方导演能完全拍好中国文化作品?

以前那个时代的西方大导演还尝试过,效果也不错,现在嘛,大家都越来越偏激。

况且总是希望靠外人,鲁迅当年都骂过,还是要靠自己。还是那句话,《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反复在表演了,但是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在看到行业不行了又开始急了,其实我认为他们也不是真的急。

毕竟真的急赚不到钱的人发不了声,真正赚钱的头部利益团体,就跟历史上王朝末期农民起义了,他们是吼得最大声的,而且个个为了国家,民族,行业口若悬河一套一套的,看起来很急了吧。

但他们真的急吗?

天晓得!

0 阅读:5
令狐伯光体

令狐伯光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