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花宴”梗,湘潭玩得很嗨

湘潭在线 2025-04-01 10:06:32

一切皆可文旅,文旅赋能一切,在文旅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在寻找破局的出口。碧泉村花朝节以花为媒,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核心逻辑,收获了线上、线下双“出圈”,其成功背后必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顺应数字化浪潮做好流量文章。掌握当下短视频时代的特点,以情感共鸣、独特产品、热点借势等元素加持,或许是这篇“文章”值得借鉴的一大亮点。全媒体记者 谷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百花竞相盛放,3月下旬以来,湘潭人开启了眼花缭乱的赏花模式。3月22日,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举办第三届花朝节,绵延数公里的油菜花田令人陶醉。韶山市银田镇“‘花’现银田”活动在同一天举行,油菜花、桃花、樱花相映成趣。3月25日,湘潭县易俗河镇梅林桥村举行桃花旅游节,满目桃花美不胜收。

游客打卡碧泉村花朝节。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纵观这些“花宴”背后,都布局着一张文旅融合大棋。“‘花’现银田”活动中,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当“推荐官”,为银田特产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站台。梅林桥村桃花旅游节推介了本土生态文旅项目并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碧泉村花朝节更是以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收获了“引万人游览,创百万收益”的硕果。

第三届碧泉村花朝节设置了“寻味、寻芳、寻踪、寻趣”四大沉浸式体验场景,“人气旺”成为活动第一大成色。12批团建团队深度体验湖湘文化,湖湘学展陈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300%;游客完成打卡后,凭发布的“我爱湘潭我的家 碧泉春秋绘湖湘”朋友圈宣言,在非遗漆扇工坊将春色凝入传统技艺,单日体验超2000人次;直播间里2万网友云端共赏盛况。据不完全统计,碧泉村花朝节当天吸引游客逾5000人次,后续还有游客纷至沓来,总人次超2万,创历届之最。

“消费热”是活动最硬核成绩单。百花市集内,生态瘦身鱼摊位以1.2万元日销量领跑,15家签约农户的茶油、土鸡蛋等特产供不应求。“碧泉春飨礼”抽奖活动带动线上订单占比达25%,实现“指尖引流”向“掌心消费”的转化。碧泉贡米与连锁商超签下50万元的年度订单。碧泉农家乐老板刘顺立难掩兴奋,直言活动当天村里四家餐饮店座无虚席,且这种火爆态势已经延续一周,每日游客络绎不绝。活动还带动了周边村的发展,锦石乡胜利村的负责人透露,他们的黄金贡柚短短一小时就售出200多公斤。

这场春日之约,创下了农产品销售及订单总额超150万元、周边餐饮消费超5万元的重大突破,文化引流与产业变现的融合模式成效显著。碧泉村党总支书记谭俊岳表示:“花朝节筹备投入的12万元专项资金,已通过活动综合收益回笼,后期将继续用以服务乡村发展!”

深入探究会发现,这次碧泉村花朝节的火爆并不是偶然。在节会举办之前,互联网上就吹来了一阵“碧泉风”。

锦石乡乡长彭龙带领班子成员跳了一段“李羲承进行曲”,乡镇干部化身花田里的“顺拐天团”,邀请网友们去碧泉村看花游玩。这条视频浏览量超过180万人次,为碧泉村花朝节成功刷了一波热度。花朝节前后,“顺拐天团”共计拍了十来个视频,进一步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彭龙也发现自己突然之间火了,视频播出后,不仅找回了一些“失联”的同学好友,更是有很多兄弟单位发来贺电,表示要过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作为主办方,碧泉村这次也是铆足了干劲。

66岁的村支书谭俊岳也时髦了一把,亲自参与拍摄短视频为本土农产品代言。村里还把灵魂人物请进了短视频,AI形象胡安国“喊话”网友——“我湖湘学派创始人、大才子胡安国的家乡你都不去关注吗?回答我!”“你们不来体验,这合理吗?回答我,Tell me why?”反差强烈、诙谐幽默的语言着实收获了一波好感。在活动设计上,碧泉村将千年花朝节与湖湘文化第一村品牌IP结合,让游客感知湖湘文脉,又通过打卡集章等趣味互动强化品牌记忆,将“湖湘文化第一村”从概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场景,形成了文旅吸引力。最终,通过激活传统民俗与地域文化资源,打通“引流—消费—传播”全链条,文化软实力成功转化成为乡村发展的硬支撑。

记者手记:

一切皆可文旅,文旅赋能一切,在文旅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在寻找破局的出口。碧泉村花朝节以花为媒,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核心逻辑,收获了线上、线下双“出圈”,其成功背后必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顺应数字化浪潮做好流量文章。掌握当下短视频时代的特点,以情感共鸣、独特产品、热点借势等元素加持,或许是这篇“文章”值得借鉴的一大亮点。

0 阅读:5
湘潭在线

湘潭在线

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