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羽轻蝶,绽放于一处桃花林。你能想象的所有轻盈,在此都能找到。宁波不乏很多别具特色的博物馆,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与标志,而在周尧昆虫博物馆,蝴蝶无疑是最闪亮的名片。
周尧昆虫博物馆,顾名思义,命名来自著名的昆虫学家周尧教授。早期1996年博物馆就修建在东钱湖畔,而今迁移至鄞州公园。博物馆占地约4000平方米,收集了约1000种蝴蝶标本和超过4000种昆虫标本,展示内容之丰富,国内首屈一指。
倘若视角自上而下俯视,整座场馆宛如银白色的蝴蝶。这座建筑本身就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身处公园一隅,将美感自然融入景物中。据设计师赵颖表述,该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源于古代蝶形器,取自“蝶形三角”构型,表达“破茧新生”的期许。博物馆建筑本体还曾摘得上海市建筑学会领衔的“Pro+Award普罗奖”最高荣誉“铂金奖”,其设计含金量可见一斑。
步入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展厅对周尧教授的生平事迹的介绍。现场展示的图文和文物,清晰地向参观者还原了这位中国昆虫界泰斗的一生。爱国、爱科学、爱昆虫,周尧教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历经战火的洗礼,特殊年代的冲击,却依旧不改一个纯粹的赤心。
周尧教授1912年生于浙江鄞县。从小就立志学农,以期报效祖国。1939年11月,他怀着“科学救国”、“学习先农先儒”,“为中国农业与教育做贡献”的理想来到西北农学院,从此扎根西北,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昆虫学教学和科研事业。
周尧教授学识渊博,睿智过人,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成果斐然,是中国昆虫分类学的重要奠基人,在国际昆虫学界享有盛誉。历时20余年著成的《中国昆虫学史》,被国外专家誉为“不朽的著作”。周尧教授主编出版的《中国蝶类志》,被誉为“科学界创举”,他本人也被同行尊为“蝶神”。
走过第一展厅,随即来到大人小孩都喜闻乐见的生态缸展厅,饲养活体昆虫的生态缸是宁波博物馆领域里首次出现。虽然有专人进行照料,但还是有一些生态缸里的昆虫死去或空置,但大部分仍有昆虫展示,包括竹节虫、螳螂、蚂蚁、各类甲虫等,还有一些比较精致的模型展示。不但孩童看得认真,大人也会不自觉地凑上前去,仔细观察昆虫的一举一动。
除了常规展览,周尧昆虫博物馆还有许多结合科技,新鲜好玩的细节。比如在博物馆一楼,就有一个互动屏幕,可以点击各类昆虫,然后就会出来各自的科目及属性。还有沉浸感十足的“昆虫时空隧道”,利用声、光、电模拟出一处丛林世界,展示出昆虫这个物种的演进和变迁,宛如一幅“电子史诗”。
二楼就是展示区域,共计展出近万个昆虫标本,涵盖了大多数昆虫种类,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在这里能看到珍贵的金斑喙凤蝶、阿波罗绢蝶等外界难得一见的珍贵标本。除了常规的昆虫标本立体展示,还有许多特色创意的拼接图、模拟图,将蝴蝶的羽翼化为图形、画作,创意感十足。还有各色蝴蝶羽翼共同编织“我爱宁波”的标识,生动有趣。
【攻略】
预约方式:搜“周尧昆虫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预约参观”,打开“浙里文化圈”小程序进行预约,注意需要提前一日预约,目前只能预约次日,时段可选9:00~12:00或12:00~16:00。
交通方式:公交车周边还是很多的,导航到周边步行几百米即可到达。自驾的话可以选择停泊在鄞州公园二期的停车场,步行过去也比较方便。
科普活动:活动以亲子活动为主,关注“周尧昆虫博物馆”公众号发布的活动报名文章,一般一个月会有3~4次。多数是一大一小的形式或针对学生,有意参加要留意关注,及时预约。活动一般是手工,专人导览参观讲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