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今天继续大跌,到了尾盘还有加速的意思。一谈老师说过的C浪还在延续中。
不过市场这么大的成交量,总会有机会。跌了的时候也要提前了解哪些方向可能会好。
比如说今天逆势启动的AI线,应该就是有资金是这么想的,提前动手了。之所以动手选择AI线,可能是因为未来一个月AI线的利好催化非常多。
我们在早上也将这些利好事件梳理了出来。


AI线未来一个月的事件都是在催化AI应用和智能眼镜这两个板块。
AI应用其实不光未来事件多,还是为数不多的中美共振方向。两边股市的AI应用公司能找到映射。
但不能照着对应的公司直接复刻到A股。
因为中美客户的付费习惯不一样,美国客户很愿意为软件付费,所以软件公司的生存环境更好。这次美国那边的AI应用股上涨的原因是公司业绩和用户数量超预期。
而中国客户并不喜欢为软件付费。
就像我自己非常喜欢用kimi大模型来导入表格和提炼纪要,可我也不太舍得为kimi付费。。。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
所以国内的AI应用可能是从免费的路子出发,先用免费吸引来流量,再用广告等模式来增加收入。(自己的猜测)
免费+流量,这条路走的最好的就是免费杀毒软件了。
免费的杀毒软件本身就装在特别多的电脑上,而且杀毒软件拥有的权限可以死死的把公司配套的AI钉在电脑上。
如此就通过免费+流量来完成AI应用的用户培养。
某公司就是这么做把自己的AI搜索培养成了访问量第一。。。
其次就是to G类的AI应用。
国内AI公司光靠烧钱很难持续发展,可又必须要支持这个行业,不能被美国落下。
所以只能政府掏钱购买服务,扶持AI企业。所以To G类的AI应用可能会先一步有业绩产生。
最后是拥有海外AI软件的国内上市公司。
这个分支的公司比较少,就那么两三家,业务做得都还不错。不过这几个公司因为软件的数据更透明,更容易被证伪,除非数据翻转,否则说不定很难跑赢前面那两类公司。
篇幅有限,今天和大家聊的都是AI应用,这个周末回家好好挖一挖智能眼镜,下周再和大家聊!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