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组织修复与再生作用,而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旁分泌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细胞在糖尿病干预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被认为是有效干预糖尿病的理想细胞类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在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了肥胖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并已上升为最迫切和最普遍的流行病之一。
糖尿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代谢性疾病,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病。化学抗糖药治血糖、延缓病程进展,但需长期服药;胰岛移植虽能有效干预糖尿病,但胰岛来源不足,且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故未被临床广泛应用。
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干细胞移植干预多种疾病的报道,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种由于机体胰岛细胞受损,无法正常控制血糖而导致一系列副反应的慢性代谢病。
2型糖尿病也可能是由于机体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所致。因此,根据干细胞诸多特性的应用,为改善2型糖尿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干细胞移植两大功能介绍
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能够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包括各类生长因子、抗炎因子、趋化因子、外泌体等。
换而言之,干细胞能够趋向于炎症部位,分泌生长因子,进行线粒体转移等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能量营养的供给,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同时,干细胞还能分泌抗炎介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一方面干细胞能够促进激活抗炎巨噬细胞,调节T细胞、B细胞等去抑制免疫的进行,同时使得有的免疫细胞处于不成熟状态,如DC细胞;另一方面,干细胞分泌的抗炎介质能够直接作用于已经活化的免疫细胞,使细胞组织免于过度免疫的伤害。
干细胞移植两大作用机制
干细胞移植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机制如下: 1、能够分化为胰岛β细胞。2、旁分泌功能:⑴干细胞与胰岛共培养增强胰岛移植的存活;⑵免疫抑制作用;⑶干细胞能够保护内源性β细胞,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⑷干细胞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
干细胞移植干预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今年10—11月份,有医院使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2型糖尿病研究。对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试验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应用于2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试验中未发现肿瘤等不良反应,有患者在回访期间仅出现轻微的低血糖,或者轻微的短暂发热。
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高血糖:受试者C肽水平、C 肽/葡萄糖值( CPGR) 的升高说明干细胞移植的输注改善了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受试者在随访期间胰岛素使用剂量下降、胰岛的“独立性”时间延长等使得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干细胞移植能够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免疫调节、旁分泌及抗炎性等能力,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希望。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相信干细胞移植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应用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你的分享、点赞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