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建德乌龟洞:浙江人“老祖宗”的山景房

文博谈文化 2025-01-08 17:56:40

乌龟洞遗址,远眺

早期人类(及人类的近亲)不会造房子,但又想住在宽敞明亮、遮风避雨的地方,于是,山洞就成了众望所归的选择。

在中国的早期人类遗址中,有不少是位于半山腰(这座山通常不高,山顶距地面数十米)的山洞,其中就有浙江人“老祖宗”的山景房——建德乌龟洞遗址。

乌龟洞遗址,远眺(黄色框内为出土建德人牙齿的乌龟洞)

上图黄框内便是乌龟洞,也就是浙江人“老祖宗”的窝。

1974年,科学家在建德李家镇考察时,于乌龟洞内发掘出一枚人类犬齿化石,这枚犬齿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学者们将犬齿主人所属人种命名为“建德人”。

不过,通过对“建德人”牙齿化石与柳江人、山顶洞人牙齿化石比对,学者们认定“建德人”属智人(Homo Sapiens),也就是说,“建德人”与今天的人类已经是同一个物种了!

建德人牙齿,浙江自然博物院藏

“建德人”生活的时代,地质学上称之为晚更新世(晚期),此时距末次冰期结束已经不远。不久后,人类将迎来一个温暖的大发展时期,这个气候上的转变,基本上和新、旧石器时代的转变相合。而“建德人”的时代,则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离新石器时代的曙光,仅一步之遥。

当然,此时的“建德人”毕竟还处在较为原始的阶段,没有摸索出干栏式建筑、地穴式建筑的构造方式,只能继续栖息于山洞之中以遮风避雨了。(下图)

乌龟洞,洞外情景

当时的“建德人”,和马坝人、山顶洞人一样,都居住在天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里。石灰岩山体经过长期水流侵蚀,腹间形成洞穴(下图),其中较大的,便成了哺乳动物生活的家园,而智人,也是房客之一。

乌龟洞,洞内情景

乌龟洞,洞内情景

需要说明的是,石灰岩受水流侵蚀,是长久持续的,看下图乌龟洞的洞口,就可以想见石灰岩山体被侵蚀得多厉害了。1974年科学家考察时,乌龟洞的顶部已经坍塌,无法再还原“建德人”生活时的原始环境了。

乌龟洞遗址,大小示意图

当然,乌龟洞内虽然出土了人类犬齿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但并未确定有文化遗迹(比如用火的痕迹),也没有发掘出人类制作的工具(如打制石器),因此,乌龟洞这幢“老祖宗”的山景房,可能一直空置,但因为藏着一枚珍贵的牙齿,成了浙江历史的圣殿。

当年参与考察的吴维棠在《建德人——杭州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文中说:

一般来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绝对年代,大致定在距今5万年至1万年间。但是,也有人用铀系列法测验乌龟洞种的牛化石的年代,测得两个数据,分别为9.7(±0.8)万年和10.8(+0.9,-0.8)万年,这与一般认定的年代时间相比,提前了几近一倍。由于测定的材料不同,和测年的方法、技术水平的差别,测得的年代往往有差距,有时甚至差距较大。建德人的绝对年代究竟是多少,还可再研究。建德人化石是旧石器时代的人,是可以绝对肯定的。

吴先生说的很严谨,但目前很多公开资料里都说“建德人”生活的年代是“距今5万年”,甚至“5到10万年”,完全忽略估算的区间,径取最大值——在没有更准确的侧年数据之前,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不负责任了。

无论如何,乌龟洞遗址因为出土“建德人”牙齿而成为浙江旧石器时代的一处重要遗址,可以说是浙江人“老祖宗”的一处山景房。2013年,乌龟洞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图)

乌龟洞遗址,国保碑

文物信息

【名称】乌龟洞遗址

【位置】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

【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旧石器时代,石灰岩溶洞,建德市,古遗址

全文完

【说明】文中图片均由本文作者夫妇拍摄于2022年初。

【参考资料】韩德芬,张森水.建德发现的一枚人的犬齿化石及浙江第四纪哺乳动物新资料[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04):255-263+303-304.

0 阅读:3
文博谈文化

文博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