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毛泽东时隔32年回到韶山,在父母坟前说了一段话,令人动容

洪浪的时尚生活 2023-08-12 16:38:28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家乡韶山。

在视察之后,毛泽东向警卫员提出要去故居后的墓地给父母亲扫墓。在墓前,毛泽东对与他同行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说:

这一次来到韶山,回到父母的墓前,是毛泽东一次心灵旅程的“落叶归根”,祭奠父母也并非是信仰鬼神、不做唯物主义者,这是毛主席孝心的体现,还有他对父母深深的思念。

故乡之行前几天毛泽东的心情就很复杂,他先乘坐专列到了湘潭,再转汽车去韶山。

这一次距离1927年韶山之行已有32年了。

上一次毛泽东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那时革命还未成功,毛泽东一心扎进群众工作中去,还未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就离开了。

而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我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击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新中国如同新星一般冉冉升起,

此时毛泽东已66岁,为革命奋斗大半生,他终于能抽身到自己的家乡寻找儿时的记忆了。

一回到家乡,毛泽东就极为兴奋,当天他与同行的罗瑞卿等人说:

毛泽东又转过头问王任重和周小舟:“我们湖南的腊肉腊鱼和辣子炒苦瓜、粗米饭都好吃,你们品尝了没有?”

王任重答道:“腊肉味道不错,就是辣子炒苦瓜实在是有些不习惯呢。”

毛泽东笑笑说:“那是你们吃得少,经常吃自然也就顺口了。”

随后,毛泽东和身边的警卫员说,他想去故居参观一下,再走访一下乡亲们,看看韶山的学校,

毛泽东还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如果我去乡亲们家里做客,他们送水、食给我,你们都不要去阻拦人家,这分明是乡亲们一片好心,对待家乡的人,要热情一些。”

这一天,毛泽东十分高兴,因为他又回到了家乡。

根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回忆,回到韶山老家那天晚上,毛泽东睡得很早,周围的同志也都没有打扰他,毕竟先坐火车又乘汽车,

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不顾旅途疲劳奔向故乡,一定是太累了。

谁想1959年6月29日凌晨5点,一声铃响打破了清晨的沉寂

说完,毛泽东带着几人随行,从松山一号出发,向故居墓地走去。

毛泽东父母墓地就在以前旧居对面的一座小山上,墓地朴素无华,既没有专人守护,也没有华丽的装饰。

山坡上的青草还沾着晨露,虽是盛夏季节,却给人一丝微寒,

毛泽东徒步走向父母的墓地,没有繁琐的仪式,也没有携带昂贵的祭祀品。

就在毛泽东快要走近墓地的时候,身边一同随行的沈同灵机一动,把墓地周围的松树枝折了几条,做成了一个小“花圈”递到了毛泽东的手中。

手持松枝编成的独特花圈,毛泽东把它端端正正插在父母的墓地前。

毛泽东饱含深情地望着父母亲的遗像,对随行的人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接着在父母墓园前肃立默哀,深深地三鞠躬。此时毛泽东思绪万千,回忆着与父母亲在一起时候的点点滴滴。

见此情形,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毛泽东想了想,说道:“不要修了,还是保持原样的好,每年清明节请你们代为培培土就行了。”

从贫农到富农的奋斗史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进入红区采访,毛泽东向斯诺坦言,

他的父亲极为严厉,自幼就和父亲的关系十分紧张。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贫穷的农民,

他年轻时当了兵,后来回到家乡做小生意,积攒下一些钱,得以赎回自己以前典当出去的田地。

毛泽东告诉斯诺,

父亲很要强,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毛顺生每天都要干大量的农活,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家从以前的贫农变成了中农,还拥有十五亩田地,产出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了,而且还有一些剩余。

利用每年剩余的粮食,毛顺生积攒了一些钱,他又买了七亩地,根据毛泽东的回忆,他们家这个水平在当地已经算是富农,每年都能收八十四担谷的粮食。

根据毛泽东的回忆,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贫农到富农,对于毛顺生来说,他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是常人无法承受的。

少年时期的农家生活使毛泽东受到的影响颇深,

他明白了土地才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都极为重视农业基础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少年毛泽东与父亲的“父子协定”

正是因为毛顺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毛泽东父子在“读书学习”与“种地干活”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对于毛顺生来说,种地干活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接受不了文绉绉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种地干活才是正经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但是,少年毛泽东却完全不这么认为,我们都知道主席爱学习,

他常常在田间地头看书入迷,甚至忘记回家吃饭。

手不释卷的毛泽东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但是这一切在毛顺生眼里则不然,他认为读书是耽误干农活的消遣,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种地上,书看多了是不利于劳作的。

据毛泽东青年时的好友萧子升回忆,毛家父子二人常会因为读书与农活的事情产生分歧。

有一次正午时分,毛家父亲因为毛泽东爱读书的事刚说了毛泽东,下午五六点钟毛泽东又丢下农活去读书。

毛顺生轻而易举找到了在古墓边看书的毛泽东,毛泽东把扁担放在一边,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毛顺生心中不免有些闷闷不快,他拿走毛泽东手中的书,可又平静下来,坐在毛泽东的身边说:“你懂我的意思,你需要一门心思好好种田,规矩干活,不能再看没用的书了。”

话音刚落,毛泽东立刻回应:

毛顺生连忙追问:“你都干什么农活了?”

毛泽东理直气壮地告诉父亲:“吃完午饭,我都已经陆陆续续挑了十五担肥,这回能让我看书了吗?”

毛顺生定睛一看,小毛泽东真的半天挑了十五担肥,

儿子虽然读书,农活却一点也没松懈,他便不好说什么了。

以后,毛顺生对毛泽东读书适当宽容一些了,似乎那一天父子二人的矛盾转化成了一个“父子协定”,在这份“协定”中,只要毛泽东完成了父亲安排的农活,父亲就不能干涉他做什么。

毛泽东在父亲的批评与争吵中汲取着营养。

也是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毛泽东也养成了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品质。

父亲的严厉对于毛泽东来说,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数十年后再回忆起父亲的教导,毛泽东已经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他在回忆录里坦言,

这些批评与矛盾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正是父亲的教育让他做工作的时候特别勤快,记账的时候仔仔细细,为了不被父亲找到把柄,毛泽东养成了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在毛泽东眼里,父亲是伟大的。

一个没落的家族被父亲重新振兴,现在家中有雇工,也有粮食,这样一个执着而坚强的农民,心中有担当,而且勇敢,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向梦想启航

毛顺生希望儿子能继承家业,他幼时读过私塾,会用算盘记账,在毛泽东小时候父亲就教着记账使算盘。

毛顺生的想法很简单,也很传统。他想把这份家业交到毛泽东手里,然后毛泽东能把家业越做越大,

这就是一个传统农业人眼中的“光宗耀祖”,也是一个父亲为儿子安稳又妥帖的打算。遗憾的是毛泽东的志向不在于此。

毛泽东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看到了这个那个时代、那个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看到了自己在那段历史中所要肩负的使命,那就是改变当时的社会,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更需要并能感到更幸福的新社会。

毛顺生想把毛泽东跳动的心牢牢拴在韶山,在毛泽东14岁的时候,毛顺生就给他找好了妻室,要他娶罗氏做妻子。

谈起与罗氏的关系,毛泽东丝毫不掩饰,他向记者斯诺坦言,

他不认为罗氏是妻子,也从没有和她在一起生活,离开韶山后也没有想过她。

两年以后,毛泽东离开了韶山,去湘乡寻找自己的梦想了。

虽然与父亲之间的分歧一时间难以解开,但是少年毛泽东还是思念着父亲的,父亲是他一直都十分敬重的人。

他找出一张字条写下了自己志向和决心,并趁着毛顺生不注意偷偷把字条放在了账簿里。

这张字条上写着: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后来,这首《七绝·赠父》被流传下来,诗歌中写明了毛泽东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不想与父亲一样,当一个背靠黄土面朝天的庄稼大汉,而是想到远方寻找自己的未来。

随着毛泽东的离开,父子关系就这样无声无息消逝了,根据毛泽东的回忆,此后父子二人的矛盾就一直没有再产生过,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两人不再见面了。

毛泽东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经常给父母亲去写信,有了闲钱就会买一些药物和生活用品寄给父母。

后来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了,他把父亲接到了长沙,这个时候父子之间曾经的矛盾烟消云散。

争吵背后新旧观念的冲突

国内外作家在撰写毛泽东传记的时候,常会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毛泽东与父亲之间的矛盾,然后再加以分析少年毛泽东的心理,然后会得出很多理论,并把这些理论整合成“名人效应”加以讲解。

事实上,他们父子之间的分歧,是一种极为普遍且正常的现象。

当现代科学教育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碰撞之时,注定会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毛氏父子当时只是中国千万对父子的一个缩影而已。

对于少年毛泽东来说,父亲像一个路标,给毛泽东指明了未来的方向,要求毛泽东按照自己定好的路来前进,毛泽东选择其他路径之时,父子之间的矛盾也就来了。

当毛顺生从毛泽东手中抢来书本的那一瞬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父亲。但是当我们以毛顺生的视角望过去,你会发现他只不过是一个善良而淳朴的庄稼汉。

对于毛顺生来说,他只是想让毛泽东能够接过来手中的家业,打理好家里的良田和老房子。

毛顺生背上背着的是一个六口之家,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要他一个人担着,他的一生是痛苦的,五十多岁就去世了。所以他为毛泽东的打算也是想他日后不必像自己那般辛苦。

寒冷的冰雪与温柔的火焰

少年毛泽东的世界是一个冰与火的世界,父亲严厉的管教与不断升级的父子关系是寒冷的冰块,每当刺骨寒冰砸向毛泽东头顶的时候,母亲总能给他温柔的火焰。

母亲文七妹没什么背景,只是湘乡县一个普通的农民,

她的名字起得也很随意,由于外祖父母一家在生母亲之前已经有了六个子女,毛泽东的母亲刚好排名第七,所以就叫了文七妹。

文七妹在毛泽东之前曾经生了两个孩子,都没能存活下来,她生下毛泽东之后整日惶恐不安,担心这个孩子也会死去,文七妹还多次去寺庙烧香祈求天上的神明能保住她第三个孩子。

正是由于第三子来之不易,文七妹对他百般宠爱,小毛泽东的童年也基本上都是在文家度过的。

就在毛泽东十五岁时,文七妹得了重病。毛泽东一大早就要到寺庙烧香拜佛,甚至步行去衡山求神。

其实,毛泽东去南岳求神并不是对某种奇异力量的追崇,也不是他的虔诚的信仰,这一切源于毛泽东对母亲的爱,这是孝道,而非迷信。

毛泽东每一次被父亲训斥的时候,文七妹都会毫不犹豫站在毛泽东这一面,并尝试着化解父子双方的矛盾。

毛泽东回忆起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父亲毛顺生一直都是严厉的,母亲却总是温柔地对待自己和弟弟。

每当回忆起母亲的时候,毛泽东总会把她比喻成一个坚强有爱心的女性,只要有她在身边,总能给少年毛泽东无限的自信心。

在毛泽东去湖南长沙期间,母亲文七妹病情逐渐加重,毛泽东常往返于韶山和长沙之间,有一次在家里一呆就是半个月,寸步不离母亲的身旁,足以见毛泽东对母亲的爱。

文七妹是1919年10月5日在韶山去世的,那一天毛泽东并未陪在母亲的身旁,后来他回家乡的时候,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根据保健护士长吴旭君的回忆,

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常常回忆起文七妹,

他并不认为去世前未陪在母亲身边是一种遗憾。

毛泽东告诉吴旭君,

正因为母亲去世前他没在场,因此母亲在他心中永远保留着美好的形象,让他每一次回忆起母亲都充满温情与快乐,很少会想起悲伤的事情。

在那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思念着母亲,提笔写下了《祭母文》。

浓浓故乡情

祭奠父母后,毛泽东回到了旧居,乡亲们听说毛主席来了,都聚集毛家旧居周围。

群众们高呼着“毛主席万岁”,毛泽东也向周围群众挥手致意,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警卫人员没有对热情的乡亲们进行阻拦。

进了旧居,毛泽东向随行的人介绍家门口的那个池塘,说自己就是在这个池塘里学会游泳的。

走进屋内,毛泽东又看到了父母的遗像,他再次深深地三鞠躬。

随后,毛泽东主席对周围的人说:

随后,毛泽东整理了思绪,走出了旧居,他视察了韶山学校,又去水库游了泳。

离别三十二年了,双脚再一次踏在故乡的土地上,毛泽东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望着故居旧土,毛泽东提笔写下了《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一个阔别家乡三十二年的游子重回故园,这一天,他又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地方……

0 阅读:72

洪浪的时尚生活

简介:洪浪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