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用心打造每一篇专栏,与你一起遇见内在和谐·内心富足的自己。
01
困难与痛苦往往结伴而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总会带来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无法处理的痛苦,又会给生活带来更多困难与阻碍。
面对困难与痛苦,总是让人不满且无奈,如果可以选择,每个人都会期待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平坦的、顺遂的。
可是就像天气有晴也有雨一样,生活中总会有大大小小状况出现,人生的状态也会高高低低的起伏不定。
困难、以及困难状况带来的痛苦境遇在所难免,想要生活如意,战胜这些困难和痛苦就必不可免。
事实上每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或痛苦境遇时,也都尽自己所能的与其努力了。
只不过,有一些人努力后的结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一些人会在迎头去战之后饱受失意,对生活状态失去积极的信心,对困难或痛苦加注更多的无奈。
除了抱怨、失落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改变境遇,而这又会让人心有不甘。
是让人痛苦的难题很难解决吗?还是解决难题的方式需要再精进和提升呢?
02
著名的心理学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说: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其中“如何面对问题”,就包括以怎样的认知看待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应对问题,而这与个人与内在自我的状态息息相关。
就如前文所分析:面对困难,做了很多努力去对抗痛苦之后,大部分人的努力却换来更加痛苦和无望的结果;在本能的防御里,人们对待痛苦和困境就是抗拒的,解决痛苦的努力也会以抗拒的形式出现。
抗拒并不能真正战胜困难、也无法减轻痛苦,想要真正地战胜困难,就要从内在入手,提升个人内在的认知与能力,用更高的视角和成熟的方式去面对它。
该如何提升个人的内在状态,让内在应对困境与痛苦的认知与能力提升呢?
从觉察自我内在的“本性”入手。
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本性”,在悄悄的阻碍着我们;辨识2个本性,会让内在状态有所稳定与提升,帮助我们增强解决痛苦的能力、不再轻易被困难与痛苦所困。
其一:趋于易,回避难。
为何我们会本能地用“对抗”的方式去抵抗困境和痛苦?
因为我们有一个本性是不想主动耗能,喜欢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能够把问题解决,总结来说就是趋向简易轻松,回避复杂耗能。
想象一个画面,它可能就会我悄无声息地在内在发生着:你的面前有一条路,路的终点是你想要抵达的地方,走到终点需要你用力拉动你身后的一辆木轮车。
你很想要突破困境去到终点,但你又很不想拉车走这么远的路,你可能会拉起车,但只是走走停停,甚至是只走了几步就停下,你期待这样不用很费力,你就可以“成功”。
邀请你看到这个画面,这就是“趋于易,回避难”本性在我们无意识时的运作状态,这就如同时在我们的内在有两个声音:
一个声音说我要突破困境,战胜困难;另一个声音说,我可不想这么累,这辆车最好有别人替我拉到终点,这辆车就应该是让我陷入困境的人替我拉到终点。
所以,面对困境,我们可能会花掉很多力气想要改变局面,可能会很用力想要让自己不痛苦,但内在实际上并不情愿为解决困境做实际的努力,我们更期待我们少做或者不做,困境就会改善。
洞悉出“趋于易,回避难”的本性,就会更诚实的见自己,助我们为真正解决困境、帮自己走出痛苦做出实际有效的努力。
第二:急于成,缺耐心。
困境会让人感觉到压力,痛苦会让人体验糟糕,这些带有负向的体验都会被我们的本能不喜欢。
本能带动我们、想要与困境和痛苦保持距离,而且是越快隔开距离越好,这也是我们会用抗拒的方式去面对困境的一个本性:急于看到结果,急于解决问题,开始行动就希望立即有改变发生。
因为希望快一点有结果,所以就会缺乏耐心缺少实际有效的行动而选择比较直接方便的方式“抗拒”。
同样邀请你去体验一个画面:
你可能需要渡过这条叫作困境的河,渡河的船需要自己来打造,打造船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你尝试了几天就放弃了;
你觉得你造不了船,你觉得造船太荒唐了,而且你做了几天没有任何改变发生,你希望这条河消失这样你就不用花时间去做什么船。
从这个画面出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陷入了两种力量的纠缠。
一边是用力量做些什么改变境遇,另一边又在不想做出行动、说这改变太慢了,在拉扯中你更加看不到实际的改变。
因为迟迟看不到结果你不相信你能改变局面,你希望困境可以自己消失。
所以在困境里,我们常常会很用力,但力量没有用在“行”上,力量都用去怀疑和妥协,关键在于太急于有结果。
洞悉我们“急于成,缺耐心”的本性,就会更容易让我们降低焦虑,从内在稳定下来,陪伴自己慢慢的走,只要你在前行,终将跨越困境与痛苦。
北苏总结:困境与痛苦的确是很大的阻碍,但若是我们能够跳出“本性”的掌控与束缚,跳出“假努力、假行动”,真正发挥我们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实实在在的在困境中突破自己,通常都会找到合适的选择。
也会让自己在穿越困境的过程中蜕变,与更好更有力量更智慧的你相遇,这样的你将会很少再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