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港等于东西湖?武汉许多网友都分不清楚

怀蝶生活 2025-04-01 18:23:15
文章导读

前几天,小编写了一篇文章,谈及黄陂盘龙城对外交通问题,因为去汉口的马路需要经过东西湖将军路街道,黄陂建设前必须取得东西湖同意才行,但这些马路对黄陂意义很大,对东西湖则很一般,在很多地方也需要用钱的情况下,东西湖自然对建设这些马路不很积极

小编建议,将来等国家级的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批准以后,或许可以托管东西湖的将军路街道,于是有网友留言“教训”小编,说国家级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就等于东西湖区,两者的管辖范围是一致的,将军路街道已经属于国家级的武汉临空港范围,不可能再划到武汉临空区

对于东西湖人来说,划到黄陂,就等于天津人看到天津市被划到河北一样不可接受。

其实,国家批准的临空港面积很小

下面这张表,截取自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目录2018版,上面列明了已经批准的国开区批准日期,批准面积和主要产业等

序号152号就是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东西湖省级吴家山经济开发区,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武汉三镇,大武昌有东湖高新,大汉阳有武汉经开,大汉口于是也升级一个国家级功能区),2013年改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图看得很明白,国家核准的武汉临空港开发区面积只有1900公顷(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位于泾河街道,一部分位于东西湖火车站周边),等于1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汽车和农副食品(东西湖,当年就以食品产业在武汉闻名)

看到这里,估计会有网友觉得奇怪,临空港现在主导产业为屏幕、网络大数据之类,这和国家批准的产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很正常,随形式的变化产业方面当然要进行调整(毕竟汽车产业目前武汉只能在沌口搞)

临空港并没有托管东西湖

我国批准的国家级功能区,包括高新区、经开区、新区、临空区等,高新区和经开区国家批准的面积都不大,10-20平方公里为主,新区和临空区的批准面积则相对要大一些,基本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

建设国家开发区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和技术,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高新区的目的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所以这两个功能区批准的面积都不大,国家希望在单位土地内创造出最大的产值(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开发区一亩土地创造的产值,要远高于普通地区)

现实来看,北京上海的高新区都没有托管其他地方,基本还是维持当初批准的面积。

武汉市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将东湖高新和武汉经开当做新区在建设,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不断托管周边区域),这和武汉市独特的财政体制有关,省里要从光谷拿税收,市里则需要武汉经开做大,这两个地方通过托管其他区域,实力上和面积上都已经超过了部分行政区

武汉临空港,和其他地方的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模式也不相同,正常情况下,国开区管委会都是市政府派出机构,接受市政府直接领导(比如北京高新区虽然位于海淀区,但管委会接受的是市政府领导,和海淀区是合作关系),但武汉临空港则和东西湖区则合署办公(简单说就是挂两个牌子,但只有一套人马)

问题来了,临空港托管了东西湖没有呢

当然没有了。

临空港不可能全面托管东西湖的,毕竟东西湖是个行政区,临空港只是个功能区而已(理论上,达到目的以后,这些功能区就会取消),功能区取代行政区,目前只看到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这两个例子

临空港部分托管东西湖街道?目前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消息。

所以,东西湖是不等于临空港的,临空港开发区面积19平方公里,只有这个区域以内的人才是国家开发区的居民,将军路街道,金银湖之类,目前都还只是东西湖下面的街道而已

0 阅读:251
怀蝶生活

怀蝶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