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黑龙江农妇将蛇驱赶,隔日蛇携伴侣入住:15年孕育上百条小蛇

热情的逗狐狸 2024-12-28 16:31:58

山屋的不速之客

2006年的某日,黑龙江妇女刘玉平如往常般独居于山上的木屋中,一条蛇突然从门缝滑了进来。

刘玉平的首个反应是将这个意外的访客驱逐出家门。她迅速从一旁的壁柜中取出一把扫把,决意将蛇赶出去。她小心翼翼地靠近沙发,用扫把的柄敲打沙发底部,试图通过声响驱赶蛇。然而,这条蛇异常固执,即便是在扫把柄的逼迫下,它也只是在沙发下躲闪,并未真正离开。

经过几次徒劳的尝试后,蛇终于在持续的驱赶下,快速滑出沙发,朝着屋外冲去。刘玉平紧跟其后,打开门,看着蛇穿过门槛,消失在外面的草丛中。她长出一口气,以为这场意外的邂逅已经画上了句号。

然而,几小时后,刘玉平准备煮晚饭时,意外地在厨房的角落再次看到了那条蛇。它似乎并没有因为之前的驱赶而远离这个小木屋,反而像是找到了回家的路,悄然回到了原先的避难所。这次,它选择了一个更隐蔽的地点,静静蜷缩在厨房柜子下的阴影里。

意外的室友

几天过去了,刘玉平渐渐发现,这条蛇似乎完全没有离开的打算。起初,她还抱有一丝侥幸,以为蛇可能只是在屋里暂时栖身,等觉得无趣或找到更好的去处后就会离开。但事实却是,这条蛇已经在屋子的角落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木屋的一角稍显潮湿,堆放着一些旧木板和工具,那里成了蛇的固定栖息地。

刘玉平观察到,蛇每天的活动规律非常固定。到了傍晚,蛇会准时从角落里爬出来,经过客厅,滑到门边,穿过门槛,钻进屋外的灌木丛里。大约几个小时后,它会再次出现,沿着原路返回。

几天后,刘玉平遇到了一件更加让人意外的事情。一天半夜,她从睡梦中醒来,感觉到床铺有些异样。她下意识地抬起头,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向身旁,竟然发现蛇蜷缩在被窝的边缘。蛇的身体紧贴着被子的一角,盘成了一圈,似乎也是在休息。刘玉平看着这一幕,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这条特殊的“室友”。蛇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安静地呆在那儿,显得极为坦然。几分钟后,她轻轻翻了个身,继续睡去,蛇也一动不动,保持着它原来的位置。

接下来的几晚,刘玉平又多次在被窝或床边发现蛇的身影。蛇似乎对这个地方充满了信任感,总会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靠近床铺,找个温暖的地方蜷缩下来休息。有时蛇会缩在床尾,有时则直接滑到被窝的一角,动作轻得几乎无法察觉。尽管起初有些不适,但这种现象频繁出现后,刘玉平逐渐变得习以为常。

蛇家族的扩张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木屋里的蛇似乎有了新的安排。一天清晨,刘玉平像往常一样起床,习惯性地查看角落里的蛇是否还在。然而,这次的场景有些不同,她意外地发现,原本孤单的那条蛇旁边竟然多了一条体型稍小的蛇。两条蛇紧靠在一起,新的这条蛇显然是它的伴侣,从它们的行为中能看出,这对蛇之间的默契和习惯已经形成,仿佛一起生活已久。

这对蛇的到来让刘玉平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变化。白天她在木屋里忙碌时,经常能瞥见两条蛇从客厅一侧滑过,动作缓慢却毫不避讳地穿过她的视线。它们似乎完全把木屋当成了自己的领地,对刘玉平的存在毫无戒备。有时,刘玉平从门外回来,推开门时还能看到两条蛇蜷缩在门边,像是在等她进屋。木屋安静下来后,蛇夫妻有时会悄悄滑到刘玉平的床边,其中一条甚至直接钻进了她的被窝里。

两条蛇在被窝里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它们会同时蜷缩在床尾,有时一条在床边,另一条则靠近刘玉平身旁。蛇的身体温度低,触感冰凉,但它们的动作始终很轻柔,不会对刘玉平造成任何干扰。有时,刘玉平醒来时会发现蛇正安静地蜷缩在一旁,仿佛是在和她共享这个温暖的空间。第二天清晨,蛇夫妻又会如常回到角落,继续它们的日常生活。

小蛇的诞生

一天傍晚,刘玉平忙完蜂箱的活计,满身蜂蜡和汗水,推开木屋的门,刚踏进家里,眼前的景象让她愣了一下。原本只有那对蛇夫妻的木屋,此时竟然多出了几十条蛇。大大小小的蛇盘踞在屋子的各个角落,有的蜷缩在墙角,有的盘在门框边,还有几条直接趴在桌子下,甚至客厅的地板上都能看到它们安静匍匐的身影。

它们似乎对她这个木屋的主人早已熟悉,既没有攻击性,也没有试图躲避,只是静静地停留在原地。几条蛇甚至在她走动时微微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后便继续舒展身体,动作缓慢而从容。与这群蛇的突然出现相比,它们对刘玉平的亲近和坦然更加令人意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蛇的活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它们并不仅仅待在屋内,到了傍晚,很多蛇会陆续爬出木屋,向周围的灌木和草丛中散去,但也有一些蛇留在屋里,蜷缩在安静的角落中休息。刘玉平慢慢发现,这些蛇与之前的蛇夫妻一样,似乎对木屋有着某种依赖和归属感。它们的数量虽然多,但行动极其有序,从不打扰屋内的日常生活。

没过多久,刘玉平在木屋附近的杂草丛中发现了十几个蛇蛋。这些蛋的大小不一,壳面光滑,呈现出淡黄色,集中散布在杂草深处的几块石头下。显然,这些蛇蛋是木屋蛇群的下一代。刘玉平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周围的成年蛇似乎对这些蛋格外关注。它们会在蛋的附近来回游走,像是在巡逻般守护着新生命。

为了防止蛇蛋被其她小动物叼走,刘玉平特意加固了木屋的门窗。她在杂草丛的外围放置了一些障碍物,又把屋内容易被侵占的角落清理干净,确保这些即将孵化的小蛇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她不时会留意这些蛇蛋的情况,看到蛇群依然在附近活动,也算放心。

大约一个月后,这些蛇蛋终于陆续孵化。孵化的过程悄无声息,等刘玉平再一次查看时,杂草丛中已经有了许多小蛇在爬动。它们的体型细小,身体透明度很高,能清晰地看到细密的纹理,甚至有些微弱的光泽。小蛇刚孵化时动作很慢,但随着几天的成长,它们逐渐变得灵活,爬行的速度和范围也开始扩大。

蛇窝岁月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孵化出来的小蛇逐渐成长起来。它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木屋的周围,而是开始延伸到更远的地方,甚至爬上树枝,钻进林间的灌木丛。有时候,刘玉平站在屋外的蜂箱旁,都会看到成群的小蛇从草地上滑过,动作轻盈敏捷,方向明确,仿佛正在执行某种自然的使命。

随着成长,一部分蛇渐渐从木屋和它的周边环境中脱离,消失在山林的深处。它们仿佛是在寻找更广阔的世界,每次离开时毫无声息,直到刘玉平意识到某些熟悉的身影不再出现。那些留下的蛇,则像是对木屋有着特殊的感情,依旧每天在屋内外穿梭,与刘玉平的生活融为一体。

而那些已经离开的蛇,也并非完全从此不再出现。偶尔,刘玉平在木屋周围的草地上或门前的小道上,会发现一些熟悉的蛇影再次滑行而过。它们总是显得镇定而自如,像是对这个地方依然有种亲切的归属感。尤其是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时,这些蛇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木屋附近,有的甚至会直接爬进屋内,安静地在地板上或角落中栖息片刻,然后又缓缓离开。

十五年过去了,木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蛇类的聚集地。期间,蛇的数量不断变化,但总体上,每年都有许多蛇进进出出。根据刘玉平的观察,固定留在木屋的蛇数量大概有几十条,而总共光顾过这里的蛇至少超过了150条。木屋里的蛇数量在某些时候甚至会显得有些密集,比如蛇抱窝或繁殖的季节,屋内外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蛇的身影。

十五年来,蛇群在木屋里生活的种种情景为刘玉平的日子增添了许多特别的瞬间。这些蛇与她没有语言交流,但它们的出现、停留、离开、再度回归,仿佛构成了一种自然的默契。

参考资料:[1]顾学玲,顾孝银.养蛇增效有妙招[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2(2):30-30

0 阅读:1
热情的逗狐狸

热情的逗狐狸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