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7岁,有房有车退休金2000多,存款10万,选择单身躺平过日子

暖阳漫话者 2025-03-24 18:10:01

“惠芳,你真打算就这么过下去?”好友张玲风风火火地来了,她刚从广场舞回来,脸上红扑扑的。“你看看王阿姨,60岁了还找了个老伴,现在多开心!你整天闷在家里,小心憋出病来!”

我笑着给张玲续上茶:“开心有很多种方式,我喜欢这样安静的快乐。”  我指了指阳台外:“你看,楼下人来人往,像一部无声电影,多有意思。”

张玲撇撇嘴:“可你不觉得寂寞吗?万一有个头疼脑热……”

我打断她:“你记得五号楼的李阿姨吗?前年再婚,结果对方好赌,把她的养老钱全输光了。现在天天后悔,日子过得一团糟。”

张玲沉默了,我接着说:“我不是反对再婚,只是觉得,人到这个年纪,更要为自己而活。开心自在最重要。”

我的日子其实挺充实。每天早上7点起床,在小区花园散步半小时,回家煮小米粥。中午去菜市场买菜,和摊主们聊聊家常。下午就窝在阳台上看书,从历史小说到养生保健,什么都看。傍晚再去小区步道走走,看看夕阳。我的儿女也很孝顺,每月都来看我。我对他们说,不用担心我,把自己的小家庭照顾好就行。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着,直到有一天,意外发生了。那天傍晚,我正整理书架,儿子的电话来了,声音颤抖着:“妈,出事了!小明出车祸了!”小明是我的外孙,今年10岁。我心一紧,抓起车钥匙就往医院跑。

到了医院,看到儿子儿媳红肿的眼睛,我才知道,小明放学路上被电动车撞了,右腿骨折,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也需要住院治疗。看着病床上熟睡的小明,我突然意识到,我所谓的“独来独往”,在某些时刻是多么脆弱。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几乎住在医院里,白天照顾小明,晚上就睡在陪护椅上。这段时间,我认识了很多陪护的老人。70多岁的赵爷爷,老伴中风,他每天都细心地给老伴擦洗按摩,喂饭喂药。他说:“照顾老伴几十年,早就习惯了,现在她需要我,我更不能离开她。”

还有一位60多岁的刘奶奶,女儿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带着3岁的孙女。小孙女半夜发烧,刘奶奶抱着她跑遍了医院,一夜没合眼。她说:“虽然辛苦,但看到孙女健康成长,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隔壁床的王奶奶也和我聊起她的经历:“我以前也想过一个人清静,但现在觉得,为家人付出,心里更踏实。我儿子工作忙,我帮他带孙子,虽然累,但也快乐。”

小明出院那天,我送他们回家,看着他蹦蹦跳跳的样子,我心里五味杂陈。我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不是不仅仅在于自己过得舒服?或许,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互相扶持,才是生活的真谛。

我开始尝试改变。我加入了社区志愿者团队,每周去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天。我还报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的生活依然保持着原来的节奏,早上的散步,下午的阅读时光,这些都没变,只是现在,我的生活多了色彩,多了期待。

张玲看到我的变化,笑着说:“你这是想通了?” 我摇摇头:“不是想通了,是明白了。人生就像一本书,有安静的章节,也有热闹的篇章。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

我还是住在那套小房子里,开着那辆老车,过着简单的生活。但我现在知道,真正的“躺平”,不是逃避生活,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独处与陪伴之间,找到平衡点。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空。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热茶,心里格外平静。我知道,明天又会有新的故事发生,新的人生等待我去探索。人生就像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其美。57岁的我,依然对生活充满期待,因为我知道,幸福就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0 阅读:0
暖阳漫话者

暖阳漫话者

如暖阳般,漫话生活的琐碎日常,温暖你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