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饿的大哭,母亲半夜挎着篮子出去,16岁准备入伍被支书拦住

小红来讲讲 2024-05-19 03:59:29

前不久赶上“清明节”,孩子们因为都在外地,这次回老家给父母上坟,就我跟老伴俩人去的。

我开着车,一路上一句话也没有说。老伴知道我这是对孩子们的不满,一个劲的在安慰我。

“孩子们都要工作,孝心也不是体现在‘上坟’上!”

我还是没有搭话,其实老伴误会我的意思了。即便是孩子们跟着一同过来,其中很多的感受,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我是想着,这几个后辈,平日里工作很忙可以理解,但是好不容易能有机会聚在一起,实在是很难得。

我有一儿一女,大哥家孩子多一些,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小的时候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可是后来长大了,各自有了工作,有了家庭,再聚到一起的时候,竟然都不知道聊些什么。

我们可是一家人呐!

等我们来到大哥家里的时候,大嫂已经将做好的“十个菜”,以及馒头、点心、酒准备好了,统一放在了盒子里。

而我准备的相对简单一些,只是买了一些黄纸。

因为我到家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大哥也不废话,让侄子挑着盒子,直接去给父母上坟。

父母的长眠之地,是在山脚下。当年的那条小路,也因为没有人经过,变得杂草丛生。大哥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将杂草归拢到一边,给我们清出一条路来。

我则跟在侄子后面,小心的护着盒子。别看侄子长得人高马大,体格健壮,但是“挑盒子”这个活,可是用的巧劲。我也生怕他挑着盒子,还没走到呢,就把里面的酒菜给“拿了”出来。

好不容易来到父母的坟前,大哥忙着把酒菜从盒子中拿出来,依次摆放好。侄子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把鞭炮挂在了树上。

而我望着父母坟头上的杂草,心里也一阵感慨,便爬了上去,给父母清理一下杂草。

“爹呀,娘呀,两个儿子来看你们了,那时候吃不饱饭,这次可多吃点。”大哥一边念叨着,一边扯下一块鸡肉,扔在了地上。

随后又倒了满满一杯酒,同样撒在地上。

我听到大哥的话,心里又难过起来。没有经历过年代的人,是无法理解我们的心情的。往事的那一幕幕,更是涌现在我的心头。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可是在我们的山上,却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

不仅如此,也正是因为山地,因为没有水源的灌溉,导致我们这里的土地,大多贫瘠。“靠天吃饭”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我父亲的兄弟姐妹众多,再加上父亲是家中的老大,为此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都说老大是最吃亏的。这句话在我父亲身上完美的体现了。

父亲与母亲成家的时候,因爷爷奶奶还有那么多孩子需要照应,根本就无暇帮衬父母。不仅如此,多一个孩子就多了一张嘴,哪怕父母结果之后,还要时不时的帮衬爷爷奶奶。

“过了一辈子,也没攒下什么!”

母亲虽然常在父亲跟前埋怨,可是行动却很诚实,只要家里有一口吃的,也会匀出来一点,给爷爷奶奶送去。

等到我大哥出生之后,我的几位叔叔也相继成家。为了给叔叔们盖房娶媳妇,父亲更是没日没夜的操劳起来。

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叔叔们的生活过的红红火火,而我家依旧一贫如洗。这样的情况,能说我父母不够勤劳吗?

现在有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个年代的人,是不是傻呀?自己的日子都过得一团乱麻,怎么还有闲心去管别人?

“我们可是一家人呐,我不管谁管?”

我也曾问过父亲这个问题,当初已经白发苍苍的父亲,是这样回答我的。

等到我出生之后,因为叔叔们大多已经成家,父母肩上的担子,已经轻了很多。不过因为没有什么家底,实际上生活还是比较困难。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吃的,更别说什么油水可言。我们这些小伙伴,长得个个就像是个“小萝卜头”,面黄肌瘦,身子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我们吹倒。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聪明的劳动人民。为了让我们吃饱饭,母亲想了各种方法。玉米面里掺着地瓜面,还是不够吃的话,就在往里面加点地瓜秧磨成的粉。

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那就到十几里外的河里,去挖“榨菜”吃。

可能又有朋友问了,难道河里没有鱼没有虾跟蟹吗?捉上一些来吃,总比吃糠咽菜强很很多吧?

那时候的小河里,确实不缺鱼虾,不仅如此,因为河水没有任何的污染,鱼虾都长得非常肥美。

可是在我们当地,基本上没有人会吃。这倒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吃,而是实在不能吃。

河里的鱼,土腥味很重,如果不做“去腥”处理,是很难下咽的。而在当时,做鱼的方法很单一,那就是用清水来煮,不添加任何的佐料,顶多在出锅的时候,撒上一小把粗盐,这味道可想而知。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经常会饿的哇哇大哭。家里实在没有粮食,母亲没有办法,便想让父亲去叔叔家们借点粮食。

可是父亲转了一大圈,空着手出去的,空着手回来。

实在是饿的不行,母亲也只能亲自上阵。趁着天黑,母亲便挎着一个篮子出门了。不消多长时间,母亲的篮子里,就装满了萝卜缨子。母亲用萝卜缨子,剁碎了活在玉米面里,给我们蒸窝窝头吃。

或者是放上一点豆面,最后撒上萝卜缨子,看起来也很美味。

在那段时间里,我跟我哥哥,因为能够吃上青菜而感到开心。

不过好景不长,有一次母亲又挎着篮子出去了,可这次却空手而归。不仅仅是空手而归,母亲刚回到家便将门关上,斜倚在门上大喘气,头发也有些凌乱了,眼神中还有一些惊恐,老半天才回过神来。

后来才知道,我们生产队种了些胡萝卜,母亲半夜出门,就是去薅萝卜缨子,因为薅的多了,生产队长发现了异常,便将这件事汇报给支书。

支书听完后,对此事非常重视,于是便带着两个民兵,在萝卜地里蹲守了几天。

好在母亲发现的及时,跑的快,这才没有被抓住,不然的话,可就麻烦了。

父亲得知此事,气的把我母亲狠狠的批了一顿。要是坏名声传出去,两个儿子娶媳妇都难!

母亲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敢说。从那以后,母亲再也不敢去薅萝卜缨子了。

等到我们兄弟俩长大之后,家里的情况好了很多,最起码再也不用为吃饱饭而发愁了。于是我在16岁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农村的孩子,没有多少出路,除了上学就是参军。不过上学这条路,可不是刻苦学习就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天赋。我自认为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水平,指望这条路,无疑是走不通的。

于是,在得知部队来公社征兵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将入伍当兵的想法,说给了父母听。经过父母的同意,我便赶紧去武装部报名。

因为心里欣喜不已,一路上我跑的飞快,竟然不小心,差点跟支书撞了个满怀。

“全安你这小子,跑那么快干什么去!”

老支书见我风风火火的模样,还差点撞到自己,语气中有些不快。

“报名当兵去!”我那时候毕竟年龄还小,哪里懂得“察言观色”。

“当兵?当兵可是有讲究的,当初你母亲去偷集体的萝卜缨子,别以为大家不知道,首长过来调查,你这关就过不了!”

老支书说完,一脸得意的望着我。

我知道,老支书没有半点夸大的成分,如果在部队首长对我进行家访的时候,有人把这事捅出来,估计是对我有影响的。

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过当下也只能去报名,等回来再把这事给父母说说。

父亲知道后,没有说一句话,自顾自的抽起旱烟来。父亲与支书,向来不怎么对付,我当兵这事估计要黄了。

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里想到,经过一系列的征兵流程,我竟然最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要知道在当时,我们队里,就三个人当了兵。

来到部队之后,我充分发扬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公差勤务处处争先,很快便得到了连队主官的认可。在当兵第二年,便被任命为班长,当兵第四年得以提干。

提干探家的时候,我专程来到老支书家里,还给他带了两瓶酒。

后来,我以副营转业到地方,被安置在县卷烟厂保卫科,经过几次岗位调整,最后从生产副总的位置上退休了。

回望我这一辈子,经历的也多,得到的也多,失去的也多,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完—

(王全安 投稿 声明:故事非本人亲身经历,根据投稿人口述整理编发,部分情节作虚构处理,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正文无关,如若侵权,联系必删)

0 阅读:1

小红来讲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