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新规来袭!7月1日起买药不扫码不报销,一盒一码守护用药安全

经济话过去 2025-04-21 17:56:42

医保又迎重磅新规!从今年7月1日起,老百姓去药店买药、医院开药,必须认准包装盒上的“电子身份证”——药品追溯码。无码不买、不扫不报,这一新规将彻底堵住“回流药”“假药”的漏洞,让每一粒药从出厂到患者手中都有迹可循。

“回流药”害人害己,新规直击痛点

你是否想过,自己买的药可能被倒卖过多次?这类“二手药”被称为“回流药”,它们通过医保卡套刷、低价回收、二次包装等非法手段重新流入市场。这些药可能是过期变质的“无效药”,或是被替换了成分的“假药”,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危及生命。更严重的是,这类骗保行为每年吞噬数百亿医保基金,损害的是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仅2024年,通过追溯码系统就追回违规资金超242亿元[^用户内容]。如今,随着药品追溯码体系全面落地,这场“药品保卫战”将迎来关键转折——7月1日起,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必须扫码销售,2026年更将实现全流程覆盖。

一盒一码,三招锁定“问题药”

药品追溯码是印在药盒上的20位数字,如同药品的“终身档案”。它有三个杀手锏:

1. 唯一性:每盒药从出厂就拥有全球独一份的编码,杜绝“克隆药”;

2. 全链条监控:生产、运输、销售每个环节扫码留痕,篡改立刻报警;

3. 全民可查:用手机扫一扫,立刻显示这盒药是否被多次倒卖、是否来自正规渠道。

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只需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入“药品追溯信息查询”页面扫码,结果分三种:

未查到记录:药店或医院未上传数据,可要求提供来源证明;

1次销售记录:来源合法,可放心使用;

多次销售记录:涉嫌“回流药”或串换销售,凭证据可索赔3-10倍赔偿。

普通人如何成为“药品安全卫士”?

新规之下,每个消费者都是监督者。记住这四步,既能自保又能维权:

1. 买药时:紧盯药师扫码,核对小票上的追溯码是否与药盒一致;

2. 保存证据:用黑笔在热敏纸小票上抄写追溯码并拍照,防止字迹消失;

3. 用药后:剪下药盒上的追溯码部分留存,过期药需撕毁包装防止被回收;

4. 发现异常:立即拨打12393举报,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用户内容]。

变革背后:14亿人的用药安全网

这场以“码”为武器的改革,正在重塑中国药品流通生态。截至2025年3月,国家医保平台已归集273亿条追溯码,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未来,从三甲医院到乡村诊所,从口服药片到抗癌针剂,每一粒药都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医保部门提醒:7月1日后,若遇到药店拒绝扫码、售卖无码药,患者有权拒付费用并举报。你的每一次扫码,都是在为家人筑起安全防线;你的每一次举报,都是在守护全民的“救命钱”。

信息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央视新闻、《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

1 阅读:30
经济话过去

经济话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