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闷不乐地离开了美溪海滩,来到了会安古镇。
开始对古镇没有什么兴趣,国内的古镇何其多,千篇一律,没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古镇。
车到古镇前下车,信步走进会安古镇,走着走着,兴趣来了,这个古镇还真有点千年古镇的风骨和风味。
首先,会安古镇里的街道和各民族风格的建筑物颇具特色,参差不齐的山墙、彩色鸳鸯的瓦盖顶、用硬木做成的柱椽、门扇建成的房屋组成的深宅大院,而且大多前门通街道,后门边河岸停泊码头。
这些建筑都是红墙绿瓦,在竹丛和热带阔叶树的掩映下,把这座千年古城装扮得绚丽多姿。
会安古镇落河海交汇之处,曾是东南亚最兴盛的国际港埠,却神奇地逃过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附带的污染和拥挤,至今保存着一望无际的绿意和清新的空气;它拥有宏伟壮丽的古建筑、沉甸甸的文明和历史,但也不乏丰盛亲民、惬意活泼的情调和氛围……
慢慢地发现这个古镇还真不是吹的,除各色商品和游客外,其余都是老的、旧的,相当古朴。部分山墙和瓦盖顶都长着厚厚的青苔。
游览下来我发现会安是:老房子多、矮房子多,没有三层以上的房子、中式建筑多、"奥黛"多、灯笼多、外国人多。这就是会安的特色。
会安古镇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里,来自中国、日本、东南亚及南亚各国的商船都在会安港进行贸易交流,古时候中国人登陆越南的第一站就是这里。
在会安城中,中国式的建筑物到处可见,而且保存得很完整。既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也没有因为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迁,观音庙、关帝庙等中国式的庙宇。其中最突出的是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客家会馆和五帮会馆。
这些会馆建筑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色古香。
小街中的灯笼店(作坊)比卖"奥黛"的服装店好像还多。门口的灯笼挂得满满的,五颜六色、造型各异,不用点起来就已经非常靓丽了。
灯笼代表对幸运和幸福的祈求,之所以将它们悬挂在暗影里,是为了让忧愁和厄运知难而退。世世代代的会安人,都坚信着这样的箴言,而也许,五个世纪以来几乎免遭蹂躏的这方福地,说不定真是在万盏灯笼的庇佑下,奇迹般地岁岁平安。这与中国挂大红灯笼如出一辙。
会安的灯笼得传于中国,但又有不同。买回来挂在家里就是很好的装饰品。价钱不贵,中等大小的十几块钱人民币就能买到,就是不方便携带,否则真要买它十个八个带回去送人了。
来远桥,1593年由日本商会兴建并于1595年竣工,开工与竣工当年分别为猴年及狗年,因此桥的两个入口立有猴与狗的雕像,因这是由日本人兴建的,又称日本桥,桥很短且有顶,是廊桥以减少日晒雨淋。
会安的魅力,绝不仅限于令人惊叹的古建筑,它还拥有更加丰富多元的无形文化,渗透在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肌理里,这些流动在一呼一吸间的、依旧鲜活的遗产,让这个古老的城镇,栩栩如生地活在了当代。
会安的房屋大多漆成黄、绿、蓝三色,代表财富、生命、天空。这些大面积的色块之间,成排地点缀着绚丽缤纷的灯笼,让会安古城的所有细节,都精致得美轮美奂。
这是会安古镇的大门标志。
入口处的一座粉红色教堂。
安装了一个日本门。进入这个门就是会安古镇了,机动车就不能进入了。
一进门一艘日本木船的模型。
这就是会安古镇典型的老房子和商铺。这是一家卖"奥黛"的小店。
卖灯笼是会安古镇的主营商品。
各式各样,五彩斑斓。
这是制作灯笼的工具和材料。
这就是日本人修建的“来远桥”。很短,约有十几步长。白天收费,晚上免费。
供奉的神物。
这就是桥的全貌。这么短的桥,在中国农村随便几个工匠都能修建。
桥尾狗的雕塑。
桥头猴的雕塑。
以下是广肇会馆的外貌和内景。
外国人很多。竟碰上了一个外国老年团。
2025年1月13日
草于别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