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宇是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在读博士后的时候,他重点研究毛主席的军事战略和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不过当他提到父亲和爷爷的感情时,他也很是伤感,他说道:“爸爸一直在想念爷爷。”
每当谈起自己的爷爷,毛新宇总是流露出一种虔诚和敬仰。谈到爷爷相关的话题,他总是滔滔不绝,话语中充满了深深的自豪感。
1970年1月,毛主席唯一的孙子,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降临。孙子的出生让毛泽东非常高兴,他看着软乎乎的孙子亲自为他起名为“新宇”,希望他能在未来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毛新宇虽然和毛主席共处在北京6年,却鲜少有机会见面,甚至就连一张合影的时候都没留下。爷爷去世的时候,他仅仅7岁,和爷爷接触的时间少,所以对他的印象也比较模糊。可即便如此,爷爷对他的影响是最深的。
他还记得在1976年,爷爷去世时的情况。那天,他家中摆满了白色的花圈和挽联。小小年纪的他也感受到了一丝悲伤的气氛。
在爷爷去世后的第二天,他和父亲一起吃饭,也发现父母的情绪都不太好。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在流眼泪,毛新宇知道家里一定出了什么大事。后来,妈妈才告诉他,爷爷去世了。
毛新宇一下子也没反应过来。成年之后的他,更多地感受到爷爷对其他人的影响。在爷爷逝世一周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去了哈尔滨。毛主席曾经的一位警卫员特地前来迎接。见面的那天,对方得知毛新宇是毛主席的孙子,深情地把他抱在怀里失声痛哭。
年幼的毛新宇并不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抱着自己哭。可当毛新宇长大之后,这才体会到那位警卫员对毛主席深厚的感情。
说起爷爷,毛新宇说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的民族气节。他说,爷爷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青少年时代就以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为己任,为了民族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表示,自己要跟随爷爷的脚步,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他非常喜欢看反映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这方面的书和电影、电视。
爷爷对毛新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毛新宇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从本科到博士生,学的专业都是和历史、军事有关。他的学习效率也很高,记的东西也特别多。
毛新宇非常爱好体育、跑步、爬山、游泳。这些爱好也和毛主席很像,他从几岁开始就在母亲的引导下坚持体育锻炼。闲暇时,他也会找机会去农村劳动。他也曾两次去延安,在爷爷曾种过的地上干活。
在毛新宇的人生轨迹中,母亲是他的引路人。
1992年,毛新宇刚刚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邵华和他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谈话。邵华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和你的爷爷相比,他们谁伟大,谁更值得研究?现在你作为他的后代不去研究你爷爷,符合你的身份吗?”
毛新宇也开始认真思考母亲的建议。1992年9月,他考取了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开始研究党史和毛泽东思想。
后来,他攻读博士学位,专门研究毛主席军事思想。与此同时,他还加入了解放军。
毛新宇在外求学期间,一举一动都受人瞩目,他却选择了住校。
或许是母亲从小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毛新宇才能有如今的成就。毛新宇博士毕业后,调到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他是中校正团职研究员,也是一位军人。
成为一名军人一直都是毛新宇的梦想,他表示,这也是他人生中最高兴的事情。
毛新宇现在和父亲、母亲、姥姥住在北京的西山脚下。毛岸青经历了悲惨的童年、颠沛的青年和抑郁的壮年,晚年的生活平静恬静。每年他都会参加一些纪念亲人和烈士的活动,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家中读书看报。
青年时代他在苏联生活了十几年,所以用俄语要比母语熟练。在生活中,他和邵华说话也常常会用俄语。
1990年,为了纪念杨开慧母亲牺牲60周年,毛岸青一家回到了湖南板仓。
毛岸青看着那间曾经父母和哥哥住过的房间,感慨万千啜泣不止。他依然记得幼年时自己在火塘边取暖的情景。
不过,让毛岸青最后悔的是,自己没去送父亲最后一面。
当时的他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没有去送父亲。可当他想到毛主席纪念堂要落成,以后也能时常探望,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可即便如此,他总是在思念着父亲。他经常和儿子说,想念爷爷,有时会在梦里和爷爷说话。
晚年时,毛岸青身边没有了依靠,思念泛滥时,也总会喊着说:“想爸爸,想妈妈,想哥哥。”
除了毛主席纪念堂,毛岸青最常去的就是武汉东湖宾馆。因为这里是毛主席在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毛岸青来过这里三次,每次首先都要去父亲住过的房间去看一看。
而那个房间,至今还摆放着父亲生前用过的东西,墙上还挂着他的照片。
1991年当他再次来到东湖宾馆,他知道自己是来纪念父亲的,可当他走到房间好像什么都忘了。工作人员解释后他才明白,对方告诉他照片上的人是你的父亲毛主席,毛岸青这才后知后觉,随后泪流满面。
毛岸青去世后,毛新宇也会代替父亲每年都会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参观爷爷当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