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栖息地——南阳市老年助餐工作回眸

南阳观察 2024-08-14 17:00:29

8月13日中午,宛城区新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食堂里,正在吃饭的老人杨万德高兴地说:“饭菜不重样,对俺们老年人的胃口,服务也很周到。”

除了像杨万德一样居住在中心的老人,还有附近社区的郭珍等老人也会提前订餐,踩着饭点前来就餐。她的感受是:离家近,还很实惠,就像是自家的厨房。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老年食堂还专门提供一对一送餐上门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

杨万德、郭珍等老人在家门口享受的幸福“食光”,是我市着力提升老年助餐工作运营服务水平的生动呈现。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年食堂是老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在我市,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食事”,也通过提供多样化服务、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

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市民政局先后召开6次不同类型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分析研判,制定方案。开展大规模的需求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万份,充分掌握老年人对助餐的真实需求。实地走访前期对助餐工作有一定尝试的县区,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我市以老年人助餐需求为导向,以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会餐饮、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和“两清”养老服务用房等为依托,在全市科学规划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点位650个。

政策引导,细化标准。结合上级政策和指示精神,市民政局会同发改、人社、财政、住建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南阳市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16个县(市区)相继出台细化方案。市民政局还会同住建、商务、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转发了相关工作指引,形成了“1+3”的政策服务体系,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把握关键,创新工作。鼓励地方利用各种设施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和网络渠道,推行“助餐点+送餐”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送餐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并以评价促服务质量提升。

打造品牌,规范运营。积极推动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老年助餐机构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运营,着力培育具有南阳特色的老年助餐品牌。在硬件上实行“三统一”标准,即统一认定、统一命名、统一标识。

记者了解到,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是老年助餐服务的三个类别,均以服务老年人为主。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中的老年人,以及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等老年人是重点关怀对象。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1558万元,已建成老年助餐服务设施682个, 覆盖258个社区、424个行政村,服务老年人15.51万人次。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治敏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全市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因地制宜、认真细致地开展助餐工作,形成更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实现持续化、健康化发展;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和宣传活动,全面摸清老人就餐需求,让老人真正吃得便宜、吃得满意,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8月6日,全市老年助餐暨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对老年助餐工作再部署、责任再压实,并以此为切入点,抓点促面,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据悉,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市民政局牵头的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满意度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全媒体记者 任华裔

编辑:齐 杰 初审:陈晓璞 终审:禄远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