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而网络也成为人们了解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最近几年,最常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有些专家的建议完全忽视了实际情况。
按理来说,专家指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出众的能力和知识的人,是一种褒义词,但就目前来说,人们在听到专家建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多的反感情绪,“站着说话不腰疼”成为专家身上的标签。如今,2023年才过去了两个多月,就又有一些专家出来哗众取宠,甚至连央媒都点名批评。那么具体情况是如何的呢?
首先就是政协委员丁佐宏提出的建议老年人再就业。在他看来,60岁~65岁的老人并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属于老年群体中的青年人,为提高社会就业率,这部分老人应该进行再就业。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听到这一建议之后都是破口大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等到60岁迎来了退休年纪,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再就业就让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梦想一再推迟,所以老年人肯定是反感情绪。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当下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他们找工作本就非常的艰难。如果老年人没有及时退休,那么年轻人对应的空缺岗位又会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就业变得越来越艰难,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会更加突出。所以可想而知,年轻人肯定也不愿意就业市场上出现更多的竞争者。
其次就是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所说的惩罚不愿意生孩子的人。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出生率也是持续走低,2022年的时候,我国更是步入了人口负增长阶段。
想要解决青年劳动力逐渐减少的问题,提高出生率无疑是根本办法,对此,一些专家教授就站在这一个角度跑出来瞎建议,比如厦门大学的教授赵燕菁就表示,应该对不生孩子的人给予一定的惩罚力度,那些没有子女的人也只能享受到最低的保障。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显然是非常的离谱,而网友们对这个建议的反感情绪也十分明显。纵然提高出生率是缓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当代年轻人不生孩子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选。
不管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是日益高涨的养孩成本,又或者是年轻人所面对的工作压力等,这些都是年轻人需要承担的重担。在此情况下,就算生了孩子,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养孩子,所以不生孩子成为年轻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想要提高社会生育率,减轻年轻人生孩子的后顾之忧才是解决之道,而不是采取强制的手段来迫使年轻人生孩子。
再者就是经济学家李剑阁表示,低工资是一种优势,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我国世界工厂的名号享誉世界,但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地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人口红利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低端制造业绝对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根本之道,纵然低端制造业能够短时间内帮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想要获得更加久远的前景,科技创新才是根本。
所以说,低端制造业所对应的低工资也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优势所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物价上涨,工资必然也需要进行一定幅度的上调。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压榨员工,迫使员工按照996的劳动强度工作,而不提供相对等的待遇,那么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眼望得到头的。同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那么社会才会在稳定中前进。
另外,小康集团的创始人张兴海表示,大学生不应该考虑个人收入,应该进厂打工。在他看来,大学生正属于年轻力壮的年纪,而当前的制造业人员流失,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应该过于计较收入的问题,应该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选择进厂打工。
不得不说,这样的建议显得非常可笑。先不说大学生花费了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进入大学读书,接受过更多教育的他们去从事初高中学历的人就能够做的拧螺丝工作,让人难以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大学生读大学的意义又何在呢?
何况每个人在出生社会之后都需要通过工作来获取报酬,普通人的收入更是有限甚至是唯一的,如果连一份工作都不计较收入的情况,那么普通人的生活又应该拿什么东西来维持呢?所以说,不计较工作收入的建议显然背离了实际。
由此可见,以上专家所提的这些建议相当偏驳,不仅没有实施的可能性,更是对老百姓根本利益的忽视。专家作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群,他们的建议应该为民着想,有利于社会发展,而不是哗众取宠。
如果放任“砖家”们的不合适言论,久而久之就会让老百姓失望,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其实也应该加大对专家教授发言的审核力度,对于那些只有负面作用的言论,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