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肤浅的生活遇到困难,人们才会开始追问并寻找生活更深层的内涵

夏凤凰壹 2024-05-09 03:25:59

11. 存在主义对个体“独立性”的强调是一个有益的提醒,不仅提醒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决定、责任、选择、自我创造、自主性以及自我这些概念,同时让我们注意到个体之间的神秘交流——诸如直觉与共情、爱与利他主义、对他人的认同以及通常意义上的和谐——难以解释,当然也更加令人着迷。而我们以前觉得这些毫无特别之处。如果我们将这些现象视为需要解释的奇迹,也许会更恰当一些。

12. 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我认为可以用更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生存的严肃性和深度(或许可以说“生活悲惨的一面”)与肤浅和表面化的生活所形成的对照。后者似乎是生存的弱化,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防御。这不只是一个文学概念,有着真实的操作意义。比如在心理分析治疗中,我(及其他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悲剧有着心理治疗效果,当人们被痛苦所逼时,其治疗效果更佳。当肤浅的生活遇到困难时,人们才会开始追问,才会寻找生活更深层的内涵。而存在主义者已经清楚地证明,肤浅的心理学也会失效。

13. 存在主义者及许多其他哲学流派正在让我们认识到语言、分析、概念理性的局限性。这些局限呼吁我们在进行概念或任何抽象分析之前,回归到原始体验。我认为,这相当于对20世纪西方社会的整体思考方式进行了一场恰如其分的批评——包括传统的实证科学和哲学都需要重新评价。

14. 也许现象学者和存在主义学者将要造成的最重大变革之一是科学理论革命——这是一场早就应该发生的理论革命。我不应该用“造成”这个词,而应当用“共同促成”,因为有很多其他力量也正在合力消灭科学的官方哲学,或者说“科学主义”。不仅仅是要克服笛卡儿关于主体与客体之分,在将心理和原始的现实体验纳入科学范畴之后,还需要许多激进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不仅会对心理科学产生影响,还会对其他科学理论产生影响,比如,吝啬、简洁、精确、整齐、逻辑、定义等都是抽象范畴。

15. 作为本章的结尾,我要指出,存在主义相关文献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关于心理学中的“未来”问题。这倒不是因为此问题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一样,是我完全不了解的问题。在我印象中,大多数熟悉人格理论的学生都不会觉得这是个陌生的问题。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uhler)、奥尔波特、库尔特·戈尔茨坦等人的论文让我们意识到,系统地了解存在于当前人格中的未来发展动力是非常必要的。成长、改变和可能性都指向未来;潜能、希望、期许、想象也是如此;只关注具体事物是对未来的忽视;威胁和恐惧也是指向未来的(没有未来=没有神经症);如果不积极思考未来,自我实现毫无意义;生命可以是时间维度上的一个完形结构;等等。

存在主义者认为此问题十分基础,十分关键,这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欧文·施特劳斯(Erwin Strauss)五月发表的论文就是一个明证。任何心理学理论都必须包含这一点,即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现在的所在所为,否则这个理论就是不完整的。我想这个说法是不会有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可以视作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所谓的“非历史事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原则上只有未来是未知也不可知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习惯、防御机制、应对机制都是模糊和不确定的,因为这些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只有那些灵活且有创造力,自信且无畏地面对新情况的人才能把握未来。我深信,我们现在所谓的心理学,大部分只是在研究我们为了应对未来的全新情况而采取的避免焦虑的小技巧——假装未来会跟过去相同。

摘自《存在心理学探索》

马斯洛心理学经典译丛

〔美国〕亚伯拉罕·H. 马斯洛 著

朱海燕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成名作《动机与人格》续篇

探讨自我实现与自我成长理论的心理学著作

首次尝试将“健康及成长心理学”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分析动力学”统一,掀起一场心理学的革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突破与扬弃,开辟了心理学的新方向。

 ※ 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石,这些思想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本书中,马斯洛对人的基本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等思想进行了阐释。这些思想从心理学上巩固了对人性的信念,强调了人的尊严。本书影响深远,不仅在心理学领域举足轻重,还被广泛应用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之中。

 ※ 亚伯拉罕·H. 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也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马斯洛的心理学作品,是心理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更是我们深入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经典读物。

 ※ 本书由马斯洛的多篇演讲稿汇编而成,文字满怀激情、偏僻入里。本书属于“马斯洛心理学经典译丛”中的一册,本系列丛书选取马斯洛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四部作品,全新译本,装帧精致。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H. 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译者简介

朱海燕,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担任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网站的翻译、编辑,并翻译出版过多部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亚伯拉罕·H. 马斯洛1954年至1960年间发表的14篇重要演讲稿、论文。马斯洛结合多年搜集的临床资料,探讨成长及自我实现理论,其中包括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防御与成长、认知需要与认知恐惧、高峰体验中的存在性认知、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等对人类本质和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的概念,为促进、保持精神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3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