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强硬的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似乎已经彻底失控。据央视消息,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对中国发出威胁,声称假如中国不立即取消对美国征收的34%关税,那么他将在4月9日对中国再次加征54%的关税。这意味着,中国商品输美的关税总额可能提升至104%的“疯狂等级”。
然而,特朗普注定要再次失算,4月8日早上,中方多部门刚刚上班,就立即回应了特朗普的威胁。先是中国驻美大使馆表示,对华施压或威胁是与中国打交道的错误方式,紧接着中国商务部宣布,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过上加错”,“讹诈本质暴露无遗”,中方对此将“奉陪到底”,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对此,俄罗斯知名东方学家、外交官扎哈罗夫指出,中国的强硬反击表明,北京已经下决心不再忍气吞声,将坚决反击美国的政治和经济霸凌,坚定维护自身利益。
事实上,虽然特朗普对中国疯狂加征关税,确实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中国的利益,但美国将承受更大的代价。而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危机不假,但同时也是绝境逢生的转机。
首先,中方已经宣布“奉陪到底”,那么一旦美方继续加码50%关税的话,中方大概率会继续对等反击,将美国对华出口商品的关税累计到70%以上,尤其会重点打击美国那种高度依赖中国的出口商品,例如农产品、汽车零部件等等,精准施压特朗普的“基本盘”,迫使白宫重新权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成本。
其次,中国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对稀土、镓、锗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这些矿物是美国半导体、军工等核心产业的必需品,通过此类管制可精准打击美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达到对美国“卡脖子”的目的。
除了关税和贸易制裁,中方还可能会将更多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其在华市场准入,通过这种方式,迫使美国巨型跨国企业对白宫施加更大压力。举例来说,近期商务部对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进行约谈,针对沃尔玛向中国供应商压价,企图转嫁关税成本的行为发出严厉警告。
(运往欧洲的中国电动汽车)
在反击美国关税战的同时,中国还会加强国际上的“合纵连横”,和欧盟、东盟等同样遭到美国关税冲击的经济体加强合作,缓解各自的压力并对美国实施“贸易孤立”。近期中国和欧盟同意重启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谈判,就传递出了积极信号。
假如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话,中国还可能在金融领域展开反击,包括限制美国资本在华投资,或抛售美债直接动摇美元信用体系,这将是对美国的最沉重一击。当然,考虑到上述手段的极端性,这种反击方式将非常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贸然动用。
化解美国的关税战威胁,关键在于巩固并发展中国经济的“内循环”。考虑到中美贸易可能因为高额关税而遭到重大冲击,中方可能会对出口型行业设立专项纾困基金,同时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将劳动力密集产业转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提振国内市场是反击美国关税战的关键)
其次,提振消费市场和内需驱动也是必要的举措,可能的手段包括追加财政预算,通过减税降费、消费券发放等等,甚至不排除对受贸易战冲击严重地区实施定向民生补助。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必须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在中美贸易战升级之际,有必要扩大粮食储备,限制关键农产品出口,确保国内基本商品价格稳定,只有后顾无忧,才能全力应对美国的关税霸凌。
首先是货币政策有可能会进行灵活调整,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市场利率,释放流动性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缓解资金链压力。
其次是化解房地产结构风险,一方面防止房企债务危机蔓延,另一方面放宽限购政策、降低房贷利率,激活刚需和改善型住房市场。
最重要的是推动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大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减少对美技术依赖。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提升效率,对冲外部成本上升压力。
中国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策略体现为“短期反制+长期转型”,通过精准打击美国痛点、保障民生底线、推动内需与创新,降低外部冲击影响。尽管贸易战可能长期化,但中国的工具箱和政策韧性是最大的底气,关键在于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动力,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升级。
很明显,中国已经看透了特朗普虚张声势的讹诈本性,这个经历过6次破产的“商人总统”,把他那套在商场上都玩不转的“交易法则”,用到了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级强国的身上,还妄图迫使中国“跪地投降”,我们不得不说,老特朗普确实是昏招迭出,正如教员所说,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既然美国人想要对中国“极限施压”,想全面升级对华贸易战,那么就请放马过来吧。
江德华
好奸诈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