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434:神[若]无(一)以灵,将恐歇;谷[若]无(一)

妍春聊文化 2025-03-13 17:26:32
【前提示】 今天再讲这一段,还是要说说老子内在逻辑的严谨,却扯上了一个不可扯的问题,有神无神,唯心唯物,尽管我不是很能分的清,但有很多人很感兴趣,所以我也不得不说,老子是唯物主义无神论。 这并不影响 【视频版】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若]无(一)以清,将恐裂;地[若]无(一)以宁,将恐废;神[若]无(一)以灵,将恐歇;谷[若]无(一)以盈,将恐竭;万物[若]无(一)以生,将恐灭;侯王[若]无(一)以正,将恐蹶。 天如果没有一来清爽,恐怕将会分崩离析,地如果没有一来安宁,恐怕将会荒芜荒废;神如果没有一来灵慧,恐怕将会灵感停歇,谷如果没有一来充盈,恐怕将会生灵枯竭;万物如果没有一来养生,恐怕就会窒息灭绝,侯王如果没有一来维护正统,恐怕将会礼乐崩坏。 【不充说】 写出完整形态的文本不仅是为了改写成现代话,还是为了再一次说明老子在这里使用的强大的内在逻辑。 天,总体的全部的宇宙。 地,具体的特殊的宇宙代表星球。 神,全体神明的总称,全称。 谷,诸天神佛之一,作为代表耳。 万物,这世界宇宙时空天地以及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总体,全称,整体,所有的物。 侯王,芸芸众生,浩渺万物中的代表人物,因为要讲社会意义所以不用刍狗橐籥来代表。 由此可见,老子虽然说过用的是不完全列举法,但却分层分类极为严格。 首先是宏观的客观物质存在,天地,宇宙天体星辰大海。然后是玄观的意识精神存在。最后就是天地之间现实存在。 而且每个类别中都要举出两个例证,而且这两个例证的选择使用极为规范,不仅代表着老子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更是总体与具体,整体与个体,全部与局部,完美对应。 天,天体,所有的天体,不就是宇宙时空嘛,而地,地球,就是无数天体中的一员。 需要说明的是神与谷。假说,神就是神明,神灵,神仙。不管老子是不是有神论者,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社会成员大部分都是有神论者。九成九的人都是信奉神灵的存在的。所以,神就是所有神灵神仙神明的统称总称。谷,谷神,一个主管繁衍的玄牝,就是一个巨大的神秘的生命繁衍装置抑或也可以称之为生殖神。 所以,神与谷,也是依例。 另外还想说一下,歇与竭。 为什么神-灵-歇?为什么谷-盈-竭? 歇,休息,停止&暂停。神的灵性是不可能消亡的,甚至宇宙时空(天和地)崩毁崩溃崩坏,灵性也不可能消失消亡消没。所以它只是歇一歇。 宇宙之灵,灵性,灵气,灵力,是我目前能够想象的最接近于道的客观存在。如果道是可以找到一个实在的客观物质存在物,那么“灵”就是具有最大可能性那一个选项。 其余的备选项还有—— 念头,意念,意识。如果道等于意识,那就是说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还有意识思维精神的一些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思念,爱,慈。这些看来都不可能成为道的“物存在”。 暗物质,暗能量。 光,电子,微中子,上帝粒子之类的基本粒子级的存在。 量子。 这是一个问题。我这里还没有答案。 竭,才是真正没了,玄牝再也不生产万事万物,众生有灵了。 【AI作文】 神或者灵存在不?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没有可被重复验证、符合科学方法和原理的证据能够证明神明的存在。科学依靠实证和观察来建立知识体系,对于超自然的神明概念,难以用科学方法直接检测和证实。 在宗教和哲学的领域中,许多人坚信神明的存在。宗教信仰往往基于个人的内心体验、教义传承以及对宇宙和生命意义的独特解读。对于他们来说,神明是一种精神寄托、力量源泉和道德指引。 您对于这个问题有怎样的看法呢? #我在头条重逢老友#​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春日生活打卡季#​ #评论区晒图挑战赛#​ #杨铭宇黄焖鸡致歉#​ #道德经#​
0 阅读:0
妍春聊文化

妍春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