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医生:我很后悔,就算给100万也不会再干

太仓文史 2024-02-23 11:18:01

2001年11月29日,荷兰正式通过了安乐死法令,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允许“安乐死”的国家。这一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人们激烈的讨论,毕竟在此之前,人类的法律中从来没有允许放弃生命权的说法。

虽然“安乐死”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无法救治的病人,医生可以根据其自愿死亡的意愿对其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其无痛苦的死去,但对于“自愿死亡”的界定却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触碰到法律的界限。

比如中国首例对病人执行“安乐死”的医生蒲连升,后来谈到这件事时他表示非常后悔,还说以后就算给他100万他也不会再干。那么,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竟让他如此抗拒这件事?

1991年4月6日,陕西省汉中市法院对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作出了判决,判定主治医生蒲连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可无罪释放。时隔5年,这场颇具争议的纠纷终于落下了帷幕。

拿到判决书后,作为死者生前的主治医生的蒲连升激动不已,这张判决对他太重要了,因为在此之前,他的生活因为自己的一次“于心不忍”而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作为一个人,他理解公众对这件事的反应,但作为一名医生,他不能接受大家对他职业道德的质疑。

因为无论外界如何揣测他,他始终坚守着医生治病救人的理念,哪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人类固有的思想,但他对患者所作的一切,除了是为了满足一个儿子对濒死的母亲最后的孝心,更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让她在生命的尽头更有尊严。

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既然不构成犯罪为什么又会陷入刑事纠纷呢?

一切还得从一个名叫夏素文的病人说起。夏素文是个苦命的女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丈夫去世后,她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大。

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年代,夏素文一个寡妇还带着四个孩子,生活的十分不易,可她还是熬了过来,不但将四个孩子抚养长大,还帮着他们各自成了家,在她的众儿女眼里,她确实是一个伟大能干的母亲。

可惜,所有的伟大和能干都是有代价的,儿女都安顿好之后,夏素文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1986年6月,夏素文因查出肝硬变腹水住进了医院,她的儿女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恳求医生一定要尽全力救治自己的母亲。

当时蒲连升正是夏素文的主治医生,看着一病房的孝子孝女,他的心里也很感慨,俗话说,医者仁心,他也很想治好夏素文,但了解肝腹水这个病的都知道,一般病人被查出这个病说明肝病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医院方面除了开药延缓病人的生命之外别无他法。

蒲连升将夏素文的情况如实告知了她的众子女,虽然家属很不想接受这个结果,但现实摆在眼前他们也只能接受,只是还是拜托蒲连升能尽量延续老母亲的生命。

这一点就算家属不说,蒲连升肯定也会这么做的。随后家属为夏素文办理了住院手续,而她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因为家中还有幼子要照料,只能将照顾夏素文的事情暂时托付给弟弟王明成和妹妹王晓琳。

可夏素文的病实在是太严重了,一开始住院就经历了一波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身体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住院后没几天,腹部水肿也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之外,进食都成了问题,王明成给她喂的东西,基本也是喂完就吐,任谁看了都很揪心。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病人还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夏素文被这种疼痛折磨的整宿睡不着,体重也开始迅速下降,住院不过4天,她就瘦成了皮包骨头,整个人憔悴的不行。

王明成是个孝子,看着母亲这么痛苦,他也很难过,但无能为力的他只能一边掉眼泪一边安抚。

可安抚并不能止痛,医院虽然有用药物帮助止痛,但止痛药的使用是有剂量的,药效过去之后夏素文又开始被折磨,痛苦的她开始央求王明成,求他不要再治自己了,希望他能让自己解脱。

一开始王明成还会安抚夏素文,可后来看着母亲实在是太痛苦了,他再三取舍之后,还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求医生让自己的母亲“安乐死”,为此,他还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妹妹王晓琳,虽然对方一开始并不同意,出于对母亲最后的爱,她还是默许了这件事。

就这样,王明成向蒲连升提出了让母亲“安乐死”的请求。蒲连升虽然理解王明成的决定,但作为医生的他更明白,在中国是不允许“安乐死”的,如果他同意了,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听到对方的请求后他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

本以为这样可以打消王明成的念头,却没想到他还是低估了一个孝子对母亲深刻的爱。为了让母亲早日解脱,王明成连续几天对蒲连升围追堵截,甚至声泪涕下的跪在办公室外恳求他能帮帮母亲。

人心都是肉长的,蒲连升看着一个七尺男儿哭的像个孩子一样,还是动容了。于是,在拿到王明成和王晓琳签过字的免责声明后,他为夏素文开了100毫升的复方冬眠灵。

就这样,6月29日凌晨五点,陆续打了两针复方冬眠灵后,夏素文陷入了昏睡,相对体面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得知这个消息后,蒲连升心中很是复杂,可还不待他思考“生与死”的差别之时,警察却找上了门。原来,夏素文的两个女儿得知母亲被“安乐死”后非常愤怒,即使弟弟妹妹解释是他们授意的,这两人还是觉得蒲连升的行为违背了医生的职责,便跑到警局报了警。

此事一出,蒲连升、王明成、王晓琳全部被带到警局拘留了起来,而在法院判决下来之前,他们这一关就是492天。

等到后来从警局出来,蒲连升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他被医院开除,也没有其他医院敢聘请他,只因为一次“冲动”,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以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当记者问他是否后悔自己的决定时,他还是说出了“就算给100万也不会再干”的话。

回顾蒲连升的决定,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标新立异。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对患者作出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本着“救死扶伤”的目的,如果一个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仍要承受巨大的病痛折磨,如果明知他已生命垂危、药石难医,那么,作为一个人,他求死又未尝不可呢?

蒲连升作为一个医生,满足患者最后的诉求其实也算是一种善举。不过,“安乐死”对于患者“自愿”的定性非常难,如果患者只是一时兴起说了自愿,等到真正死亡的时候却反悔,那还能说他是“自愿死亡”吗?届时医生岂不是成了杀人犯?

这样看来,“安乐死”确实很难,我们只希望将来能有更完整的体系和法律来解决这些矛盾点,既能让濒死的人体面离去,也能让医生不必为此承担风险。

0 阅读:47
太仓文史

太仓文史

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