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彭德怀本有机会收复延安,却掉头打一座荒山,毛泽东:高明

水绿看历史 2023-02-11 05:16:16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春节期间,西北野战军战士们都沉浸在欢声笑语的氛围中,可却一直没有看见最高指挥官彭德怀的身影。

此时的彭德怀正在作战指挥室望着陕北的地图静静地思索着,目光一遍又一遍扫过每一处地点,最终在宜川附近的黄龙山区停了下来。

彭德怀

然后他拿出黄龙山区的详细地图来回比划,没过多久,一场足以改变现状的战役已经在他脑海中显出了雏形。

经过彭德怀详细的布局,一份具体进攻计划交到了党中央手里。此时彭德怀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若想收复延安,也是有机会的。

然而在这份报告中,他却主张去攻打一座荒山,毛主席看后居然还对彭德怀的战术称赞有加。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战术,能让毛主席青睐?这场战役我军又收获了哪些?

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最耀眼的战役

1948年2月22日开始,解放军陆续攻下了宜川周围国民党军据点,宜川渐渐成为一座孤城。

守城将领一封封电报送到了国民党西北最高长官胡宗南这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军情,胡宗南判断到解放军仅在于攻城,对此胡宗南决定派遣部队快速支援,对解放军进行反包围。

对于国民党支援部队的人选,胡宗南选择了离宜川最近的刘戡部。迅速电令刘戡率部对宜川进行支援,支援路线选择最近的宜瓦一线。

接到命令后,刘戡率整编29军共计3万余人向宜川出发。军队浩浩荡荡地沿着宜瓦公路前进。

27日,刘戡部队进驻到瓦子街一带,解放军早已按作计划进入阻击阵地,等着刘戡进入“口袋”之中。

刘戡

刘戡一到瓦子街附近,就感觉到有被伏击的风险,于是命令军队原地驻扎派先锋队到前面探路。

彭德怀一见刘戡不走了,就命令宜川加速围城给胡宗南压力,不久围城部队加大了攻城的声势。

国民党守城部队见此情形又火速向胡宗南告急。胡宗南对于刘戡停下脚步的做法非常生气,多次电令刘戡加速前进。刘戡无奈,只得在先锋部队未完成探路的情况下继续前进。

胡宗南

国民党先头部队向刘戡报告发现解放军身影,刘戡再次向胡宗南请求以北绕道观亭,从另一条路救援宜川。

胡宗南不听,依旧让刘戡按计划前进,称解放军仅有少量阻敌部队。因为在胡宗南看来,解放军正在围城,是没有多余部队来进行设伏的。

刘戡十分气愤,作为军人他深知这个地形是设伏的好地方,奈何在胡宗南多次催促下,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指挥部队前进。

28日,天降大雪,这让刘戡更加无法确定解放军伏击部队有多少人。彭德怀看见刘戡钻进了口袋,就开始对胡宗南部队进行合围,其他两路的伏击部队也不断向这里靠拢,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29日,胡宗南来到战役指挥室,脸上满是笑容,在他看来宜川城现在还没有被打下来,刘戡马上就到宜川城下。

两面夹击下一定会对解放军主力造成毁灭性打击,胡宗南看着宜川一带的地图频频点头。

这时,宜川传来电报,称围城西北野战军部队撤围向西方退去了。胡宗南还沉浸在自己打败解放军的幻想中。

在胡宗南看来解放军已经溃败了,他目光向地图上宜川以西看去,不久他的笑容停止了,因为宜川以西的黄龙山区,正是刘戡被阻击的地方。

胡宗南心中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这时才明白刘戡危险了,可现在为时已晚,刘戡部队已经进入解放军的伏击位置。

此时的刘戡在西北野战军的伏击圈里望着两侧的高山,心里愈发恐慌,随着一声枪响,刘戡的先头部队遭受了解放军的阻击。

其实,当刘戡部队全部通过瓦子街时,西北野战军一纵便立即占领了瓦子街,切断了刘戡的后路。前后包围圈形成后,各个纵队又迅速进行了合围,刘勘无处可逃。

所以他只能进行突围,但周围全是解放军的部队,他们在狭小的山谷中根本发挥不出全部的作战能力。

此时刘戡的下属发现南面的黄龙山区没有枪声,可以向南边突围,刘戡错误地认为向南还有更大的包围圈,一时犹豫不决。

真实情况是,负责南面的解放军二纵部队因为大雪天气没能及时进入合围阵地,等到刘戡决定向南派遣部队时,二纵已经赶了上来。

至此刘戡的部队已经陷入四面包围,直到晚上,刘戡整整一个整编军被压在山谷中动弹不得,刘戡一面修筑工事,一面向胡宗南报告情况。

胡宗南此时也束手无策,宜川的守军早已疲惫,周围也没有可以派遣的援军,他最终同意了刘戡的突围作战。

刘戡请求空中支援打开一个缺口,但因为大雪天气的缘故飞机无法起飞,无法完成救援任务。

得到消息后,他望着天空中的大雪,许久一言不发。他知道明天解放军就会发起总攻,届时他的三万大军将会溃败。

回到指挥部后,他制定了最后一次突围计划,刘戡观测到瓦子街西南方向,解放军较少,明天一早集合大部分炮弹,准备打开这一缺口。

3月1日,刘戡部向瓦子街西南方向发起猛攻,解放军在此阻击的是一个团,刘戡困兽犹斗,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攻击。

解放军驻守阵地打的异常惨烈,团长和参谋长相继牺牲,等到支援部队到来时,驻守西南阵地的一个团只剩少许人幸存。

望着久攻不下的阵地,刘戡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解放军把整29军分割包围,不断进攻,利用人数优势不断蚕食刘戡的军队。

不断逼近的解放军让他无力回天,刘勘没有阻止下属投降,最终在指挥所自尽而亡,终年42岁。

伏击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望着刘戡的尸体,叹了一声。虽然双方是敌对关系,但他还是为刘戡收敛了尸体,通过新华社通知家属来领回。

3月3日,宜川城解放,到此宜瓦战役落下帷幕。西北野战军消灭了国民党一个整编军部,解放宜川,俘虏2万余人。

捷报传到中央,一举扭转了中央在陕北的危险局面,打破了胡宗南对党中央的封锁,拉开了解放战争反攻的帷幕。

当胡宗南得知这一消息后,久久没有缓过神来。因为整个29军是胡宗南在陕甘宁边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现在29军全军覆灭。

这意味着他的优势已然不在,不可能再次发起大规模进攻。加上随着宜川的解放,延安逐渐成为孤城,被解放军收回就变成了时间问题。

胡宗南向蒋介石汇报了这一战况,蒋介石望着陕北的地图,心里愤怒不已。因为此战后,陕甘宁根据地不能任由他掌控了,消灭中共中央的机会再也没有了。

刘戡作为黄埔一期,深得蒋介石信任,自北伐战争就跟着他四处征战,蒋介石想到此处,又想到陕甘宁的败仗,一怒之下把胡宗南撤职留任。

此后,国民党西面的重点进攻布局也随着这次失败而告终,解放军在扫除了延安周围的敌军之后,重新开始收复延安。

毛主席也对这次战役做出表扬,从此西北战场转守为攻,并持续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

双方战略复盘

宜瓦战役是由解放军主动发起的,因此需要依据国民党的陕北布局来制定战术。此时国民党还在苦于寻找中共中央的位置,因此把军队布置在各个战略要地之中。

军队较为分散,其中驻扎宜川仅有两个团的兵力布置,其他机动部队也依次分布在周围各地,依托公路作为支援通道。

在国民党看来,只要支援迅速,解放军的所有攻势都可以迎刃而解,同时还可以引诱出解放军的主力现身。

彭德怀敏锐的在宜川看到了战机,守军仅有两个团,打下来不难。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才是首要考量。

围城打援的想法应运而生,在宜川之东,有延绵的山谷正好可以作为伏击阵地。不过到宜川的路不仅仅只有这一条,还有另外两条稍远的路。

彭德怀又提出:敌急我缓,敌缓我急的围城思路。让敌人被迫进入我方伏击阵地,对敌进行歼灭战。

为了完成歼灭战的作战计划,彭德怀打算把西北野战军所有纵队投入战斗,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力求快速歼灭敌人。

解放军投入西北野战军所有纵队共计7.5万人,彭德怀预计敌援军在2万人左右,足以完成一场歼灭战与围城攻坚战。

而在国民党的情报看来,解放军退出延安时也仅有3万余人,发展到宜瓦战役前也不会出入太多。

殊不知解放军不断缩小国民党军队数量,转战陕北期间通过募兵与转化俘虏早已发展壮大。

彭德怀分拨部队对宜川进行围城,一面对通往宜川的三条路都进行预设伏,一旦战局发生变化就转为阻敌战,打下宜川。

如果国民党按预想路线来就进行歼敌战,设伏部队迅速合围,消灭敌人。分拨已定,各纵队进入指定位置。

从战略布置上就可以看出彭德怀的军事谋略,此次战役被后世称为宜瓦大捷(战役)。

然而一开始各纵队司令都不太看好此次作战计划,因为发动宜瓦战役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党中央战略布局

依据1948年初党中央定下的把敌人引出解放区作战的战略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向南发展无疑是最好的。

此时摆在西北野战军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攻打洛川,洛川位于国民党控制区中部,攻打很有可能被反包围,风险极大。

二是攻打宜川,宜川敌少且周围群众基础好,但周围补给能力较低,倘若久攻不下也会有极大风险。

三是反攻延安,延安的政治意义极大,如果能迅速收复延安,对于整个解放战争都会有积极作用。

对此西北野战军的各纵队司令都比较倾向于反攻延安。彭德怀深知现在还不是收复延安的时候,敌人依旧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蜗居在延安周围。

如果收复延安那么就会把西北野战军主力暴露出来,周围盘踞的国民党部队会迅速围拢形成合围,到时候整个西北野战军就危险了。

纵使收复了延安,国民党也会再次凭借军队数量及优质军备重新进攻延安,届时将会再次面临守与走的抉择。

彭德怀也深知延安对于解放战争的重要性,在他的规划里,收复延安的前提是肃清周围盘踞的敌人。

发动宜瓦战役也是收复延安的前奏,如果能借此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将会对整个西北局势产生极大的优势。

彭德怀多次与各纵队司令员传达党中央的作战指示,又多次分析攻打延安的利弊所得,一扫各纵队的战前疑虑。

其实,作战计划报到了党中央,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自转战陕北以来,党中央一直居无定所,随着局势变动而转移。

毛主席

如果能收复延安就会结束这样的状况,得以有效的指挥全国各地的解放部队。毛主席却不这样认为,他十分认可彭德怀先除去延安周围的敌人,把围攻点选在黄龙山区的作战计划。

纵观全国解放战场,总体势态是国民党军队多于解放军部队,而在陕北的国民党军队就多达23万之多。

正是党中央的居无定所,把二十几万大军拖在陕北战场的泥潭不能自拔。一旦收复延安,国民党可以抽调兵力支援其他解放区。

最终经过党中央的商讨,同意了宜瓦战役的作战计划,并让彭德怀全权负责此次战役。

宜瓦大捷,是西北战场最为精彩的一场战役,经过党中央的正确战略布局,彭德怀高超的战术,以及对他大局观的充分考量,赢得了此次胜利。

具有大局观能让人们高瞻远瞩,不为小利而动心,长远的收益胜过短期获取,只有正确的大局观才能走得长远。

我党正是因为有毛主席、彭德怀等具有大局观的优秀领导者,才能在困境中战胜处于优势的国民党,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9

水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