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山河边步行道的一处“孔洞”,每次经过我都会忍不住拍照,“洞体”纯色,地上铺着被阳光分割后的阴影,头上是无边蔚蓝的天空。这画面总让我想起台湾摄影师柯锡杰在希腊拍的照片,那些纯色的海边的房子如此安静,仿佛千百年来一直都在默默凝视大海的潮汐和浩瀚。

不过当然,比起希腊的海边,此处的“孔洞”只是一个小小的“装置”。海浪是想象。还好有腊山河,波光粼粼,总有这样一条栏杆,那样一块丑石,映在河面上,绘出一幅恍恍惚惚、不知所以的图案,却很美。
还会有阳光把我的影子投在岸壁,我竖起一根手指,拍下自己的影子。要是有人看到我的这个举动,一定会觉得好无聊啊。不过我管不了那么多,我要把影子留在手机上,像要从身体里、脑子里掏出一些东西来——它们太多了,太乱了,还常常泛着黑暗的颓废的泡沫。
最大的惊喜是发现了陶渊明的塑像,与对岸高大的图书馆隔河相望,塑像身后是一片垂柳,柳叶正好被阳光照出金黄的颜色,微风拂过,亮光跳动在明暗交织间。据说此地原有五棵柳树,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遂立其像以纪念之。

因为有五棵柳树,所以立一座陶渊明像,这样的用心真是难得,即便旁边的说明牌上把“五棵柳树”写成了“五颗柳树”,让人觉得瞬间把葳蕤“降纬”成了萎缩,也依然让人欢喜不已。
可惜不远处真的有一棵大树倒下,怆然横卧,不过还好,倒卧的大树依然枝叶繁茂、绿意盎然。

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大自然能抚慰人心。谁愿意在假期加班呢?谁愿意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头晕眼花呢?可是,你可以满身疲惫地度过这一天,也可以热情饱满地度过这一天。你可以把自己焊在椅子上让身体和心灵都动弹不得,也可以抽空去看一眼柔情的河水、柳树,在浩荡的天空下让心意飞翔。还有满眼的狼尾草,还有远处孤独的白鹭。还有那个让人联想到希腊白房子的“孔洞”——别说这种联想是多么可怜,在处处荆棘的小路,唯一没有尖刺的地方,不就是独属于你的自由无羁的想象吗?
除了河边,我还去了趟大楼的天台。在天台上我想到的是《无间道》中刘德华和梁朝伟举枪对立的经典画面。那画面里隐藏着多么令人血脉偾张的彪悍人生。
天台也非常好,四面八方,都能俯瞰。钢筋水泥的巨构,在地面投下的阴影也如此坚硬。我看到亮光中一截矮矮的弯曲的钢管,像极了一个人忧伤地低下了头。仿佛在轻声朗诵一个名叫王寅的诗人写下的诗句:“……你偏爱冷僻的词语……你偏爱用听不见的声音读一首诗/用铅笔在纸巾上写下难以辨认的字迹/就像无法复原的破碎梦境//你已经感觉不到痛了/你也已经感觉不到冷了/你偏爱的春天也有阵亡的花朵/它们延续了上一季的寒意”。
句子有点太冷,趁着阳光灿烂,我打算私自加上两句:你偏爱的秋天也有倒卧的大树,它的身旁荒草纵横,却挺立着一尊名叫陶渊明的塑像。
记者:钱欢青 编辑:徐敏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