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被活取胆汁,疼到咬烂自己手掌!曾轰动一时的胆熊怎么样了?

天下战史事 2024-10-19 02:28:56

自出生起,它们就被囚禁在狭小的铁笼中,身上永远插着一根管子,每天承受着剧烈的疼痛,无法自由活动,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

这就是胆熊的悲惨命运,它们的痛苦换来的,是人类眼中”珍贵“的熊胆粉。

2011年,一家名为“归真堂”的企业申请上市,揭开了人们活熊取胆产业,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当时,许多人第一次才了解胆熊的存在和它们所遭受的痛苦,那么,时至今日,曾经轰动一时的胆熊现在怎么样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无尽的折磨·】——»

活熊取胆,这个听起来就令人不寒而栗的词,究竟是怎么回事?

熊被人们捕捉后,通常关在狭小的笼子里,这些笼子设计得非常狭窄,不仅限制了熊的活动能力,导致熊无法站立、走动或舒展身体。

而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人们更加方便的收取胆汁为了长期提取,同时减少熊的反抗。

为了能够提取胆汁,熊通常要经过一次手术,手术会在熊的腹部开一个口,并插入一根导管,直接通向熊的胆囊。

这个导管有时会一直保持插入状态,意味着熊的身体长期处于开口感染的危险中。

为了避免熊因为疼痛和不适而抓挠伤口,它们常常会被迫戴上铁制的束具,进一步限制它们的动作。

每天,熊的饲养者会通过导管抽取熊胆汁,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胆汁通过导管流出,或通过用针管直接刺入胆囊抽取。

这对熊来说是极为痛苦的,胆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每次的抽取过程都会给熊带来剧烈的疼痛。

而且熊胆汁的提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一头熊可以在它的一生中不断地被提取胆汁,通常是数年之久。

这导致熊承受巨大的身体和心理折磨,长时间的疼痛、感染和创伤,常常导致熊的健康迅速恶化。

许多熊会患上严重的疾病,包括胆囊炎、肝病、甚至肿瘤,此外,缺乏活动空间和长期的精神压力也导致了它们精神上的崩溃。

被用于取胆的熊寿命普遍缩短,由于生活条件恶劣,许多熊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死亡,活熊取胆不仅让熊的生命质量极度恶化,也让它们承受着长期的身心折磨。

那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这些可怜的动物?

«——【·活熊取胆·】——»

是为了取熊胆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熊胆汁被认为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它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从肝病到眼疾。

不仅如此,熊胆还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据统计,一公斤熊胆粉的价格可以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这种高额利润,成为了活熊取胆产业存在的主要原因。

然而,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做法真的值得吗?为了一些可能并不必要的药物,我们是否应该让这些动物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活熊取胆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充满争议和矛盾的发展史,1980年代,当时,这项技术从朝鲜引入中国。

起初,这项技术被视为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熊胆汁,还可以避免杀死熊来获取胆汁,在当时,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活熊取胆的残酷性逐渐被揭露,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强烈抗议这种做法,认为它对熊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来规范这个行业。

1996年,国家林业局颁布了《关于加强黑熊养殖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控制养熊场的数量,并改善熊的饲养条件。

2006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要求熊胆粉必须获得批准文号才能生产销售。

近年来,法律法规的进展更加明显,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逐步停止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药品”的要求。

«——【·熊胆替代品·】——»

面对活熊取胆带来的种种问题,科学家们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熊胆替代品的研发。

最直接的方法是拯救已经被圈养的熊,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建立了熊类救助中心,为这些饱受折磨的动物提供庇护,然而,这种方法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真正的突破口,在于人工熊胆的研究,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曲折和挑战,早在199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尝试在实验室中合成熊胆的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

然而,初期的研究进展缓慢,合成的熊去氧胆酸在成本和效果上都无法与天然熊胆相比,许多人开始怀疑,是否真的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经过多年的努力,替代品研发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2020年,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熊胆替代品。

这种替代品不仅在成分上与天然熊胆几乎一致,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效果更稳定,更重要的是,它完全不需要伤害任何动物,这一发现,为终结活熊取胆产业带来了希望。

«——【· 胆熊的现状与未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胆熊的处境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据统计,中国目前仍有约200家养熊场,圈养的黑熊数量在6000只左右。这个数字虽然比十年前有所下降,但仍然令人担忧。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养熊场开始转型,有些养熊场转变为熊类救助中心,为曾经的胆熊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些养熊场开始探索生态旅游等新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使用熊胆产品,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含有熊胆成分的产品。

写到这的时候,跟朋友说起这篇文章,她说的一句话使其狠狠共情:“小动物只有一件衣服,而人有无数,却还要抢走它的。”

每一个生命,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皮毛、鳞片、羽毛,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衣服”,也是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唯一屏障。

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者,拥有无数资源,能选择各种材料制成衣物、装饰和保护自己,但我们依然不满足,仍要伸手去夺走这些无辜生灵的唯一依靠。

扩展到活熊取胆的情境中,熊的胆囊本是它们身体的一部分,像是它们的“唯一衣物”,但人类却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残忍地剥夺它们的健康和自由。

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侵占、被开刀、被不断抽取胆汁,一次次地感受剧痛和失去,而我们却毫不犹豫地在奢求更多,从未真正思考过它们的痛苦。

我们究竟要剥夺多少,才能满足无止境的欲望?动物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它们的生存依赖于我们给予它们的尊重与善待。

作为拥有智慧的物种,人类可以选择用科技和合成材料满足自己的需求,但那些依赖皮毛、羽毛、胆汁生存的小动物,却无法逃脱人类的捕捉与残害。

0 阅读:0

天下战史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