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4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利辛县人民政府、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主办的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安徽利辛举办,会上召开了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会。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顾问、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边银丙做了《我国食用菌六大主产区产业特色与发展趋势》主题报告。
我国食用菌总产值居于粮油果菜之后,列第五位,年产量4200万吨,年产值3500亿元,从业人口3000多万,分布在全国34个省市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一、我国食用菌六大产区及其产业特征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栽培种类和种植模式,我国食用菌产业可以分为六大产区,即东北产区、华东产区、华北产区、东南产区、中部产区和西南产区。
1.东北产区:栽培地域广阔、产业特色鲜明
东北产区以黑木耳栽培为主,黑木耳约占全国总产量80%;羊肚菌暖棚栽培极少,缺水、低温;大球盖菇林下栽培,一种两收;滑菇、榆黄蘑、榛蘑具有地域特色;农法栽培为主,机械化或半自动化生产菌袋;大棚种植为主,工厂化较少。
东北产区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冷凉气候独特,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原料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设施偏于简陋,产量和品质提升空间较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物流成本偏高;经营主体偏少,整体实力偏弱;产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2.华北产区:农法栽培为主,经济效益尚待提高
主要产区是河北平泉及周边地区,太行山及燕山山脉地区;夏无酷暑,冬季寒冷,一年三季;主栽品种为香菇、平菇、羊肚菌、迁西灰树花等,农法栽培为主;设施较简陋,栽培环境卫生有待改善。秸秆资源丰富,林木资源短缺,多数区域缺水;菌种研发有待加强,产品鲜销为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3.华东产区:工厂化品种,上市企业众多
工厂化、设施化栽培为主;主栽品种为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双孢菇等;产品市场主要在大中城市,出口创汇能力强;设备企业众多,实力强劲;智慧化生产已经起步,技术力量强,大学毕业研究生及本科生较多,上市企业众多。
华东产区集中了众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包括多家上市企业,如上海天厨菌业有限公司、南通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山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
4.东南产区:栽培种类多样,研发创新能力强
东南地区主要包括福建和浙江两省,是我国当代多种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发源地(香菇、银耳、草菇);设施栽培为主,工厂化为辅,例如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栽培种类众多,包括有双孢蘑菇、香菇、毛木耳、茶树菇、大球盖菇、黑木耳、草菇、银耳、猪肚菇等;精耕细作,栽培水平高,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多,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机械装备等创新能力强;菇菌文化建设和生产资料研发处于全国领先。
5.西南产区:珍稀菌众多,农法栽培为主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野生菌资源丰富,是我国羊肚菌、银耳、金耳、黑牛肝菌等种类种植起源地;种植种类较多,如羊肚菌、毛木耳、银耳、香菇、平菇、金耳、黑牛肝菌、巴氏蘑菇、大球盖菇;受土地资源制约,单体种植规模偏小,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保鲜加工偏弱,产业链尚不完整,设施化水平偏低。
6.中部产区:香菇平菇为主,设施栽培普遍
中部产区内有汉中平原、南襄盆地、汉江流域、秦巴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农业人口众多,农林副产物资源丰富;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香菇、平菇较大,黑木耳、羊肚菌、大球盖菇等较少;羊肚菌异军突起,今年湖北突破4.5万亩。
二、中部产区地理位置、产业历史与现状
汉江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汉江流域菌菇产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有房县黑木耳、十堰食用菌、汉中食用菌。
汉江菌谷食用菌产业主要特征是:全国优质香菇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40%,出口约占70%;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袋栽及段木栽培聚集区;羊肚菌产业异军突起,汉江河谷成为栽培聚集区;菌稻周年栽培和菇稻周年栽培新模式备受欢迎;技术力量雄厚,人才优势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加工贸易优势突出;菌种研发能力较强,销售遍及全国;珍稀菌产业异军突起,新业态正在酝酿形成。
汉江菌菇产业定位是:全国香菇产业黄金带,生产模式引领者;生态菌业示范基地,智慧菌业试验基地;设施化栽培为主,工厂化栽培为辅;自动化制袋,设施化出菇;科技引领,人才聚集,踏实苦干,效益优先;链条完整,菌种先行,加工托底,贸易增值。
三、中国汉江菌谷产业升级发展的方向
香菇菌棒一体化生产的时代即将:双孢蘑菇两段式生产—“集中堆肥+分散出菇”;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的—“养菌出菇一体化”;“香菇菌棒生产一体化”的特征—“制种、拌料、灭菌、冷却、接种、装袋”一次性完成。
基地生产由大棚出菇向方舱出菇转变:为什么要推广方舱出菇模式?原因在于方舱出菇使设施栽培走进千家万户;避免了耕地保护政策对工厂化设施化企业建设用地的限制,政府拨款、村集体购买和租赁农户使用有效规避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羊肚菌组装式大棚菌稻周年生产模式:羊肚菌要实现稳产高产,还得从床架铺料和覆土材料选择、轻简化机械化铺料、液体菌种应用技术等方面发力。但大棚拆除后方能种植羊肚菌,但大棚原材料及建设成本偏高,必须建设组装式大棚,大棚拆卸后大棚建材下一次还可以再组装再利用。
大球盖菇稻田秋播冬收大棚栽培模式:核心是早秋时节备料,仲秋时节接种养菌,深秋季节铺料覆土,冬季出菇采收,产品品质好,质量优,价格高,效益好。大棚可以拆卸,不影水稻种植,翌年再组装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