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各单位响应“三反”号召,进入“打虎”阶段。
许多单位搞得有声有色,大大小小腐败分子弄出不少,如果一些单位没有“老虎”感觉没有深入,或者没有执行一样。作为空军第四航空学校,在这这方面“战果”不大,只有几个占公家便宜行为的人,情节都比较轻微。
按说这应该是一件庆幸的事情,可在空军“三反办”眼里,就是认为运动不深入,执行不到位,甚至认为单位包庇等情况。这让学校领导压力很大,校长和政委商量如何处理?
政委刘懋功认为,航校才刚办没多久,而且建校都捉襟见肘,哪里来老虎。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这样的思维现在来看是一个正常思维,但在当时环境下,似乎不能出几个“大老虎”说不过去。因此,他们给空军总部汇报情况,上级让他们来京当面汇报。
到京后,刘亚楼司令与吴副政委,还有负责抓运动的干部部部长杨春甫。
据刘懋功回忆:他们在汇报工作时,吴、杨坐着听,刘司令背着手,不停走来走去。他们把“打虎”过程进行一一汇报,杨部长有些发火,说话不入耳:其他单位都有,你们没有?接着就是一大堆帽子和指责扣上来。刘懋功想一一辩解,对方没有给说话的机会,弄得他都有些发火了。
他说:作为领导,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瞎指挥,没有“老虎”还让下面弄些假情况吗?这一下就把杨部长的火气顶起来,俩人相互拍桌子,你一句我一句在争执,情况显得有些不冷静。作为司令的刘亚楼在一旁踱步,吴副政委让他们坐下来好好谈,但俩人都是气呼呼的。
两人冷静后,刘司令才说话,或许在思考刘懋功的话吧。或认为刘懋功说的有一定道理,同意按照他的意见办,但必须打包票。以上说,对学校没有“老虎”负责,他表示可以。实际上,他把主要责任给拦下来,一旦发现有,也会面临很重的处分。
这让人想到在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王智涛的情况。
王智涛解放前在航空学校担任教育长,后调任空军作战部参谋长,又去上海防空司令部担任副司令。“打虎”开始后,有人揭发他在航空学校贪污,而且数字庞大。华东军区让他配合空军司令部审查,结果几个月下来,情况不属实。他很气愤,仅仅凭借一些人子虚乌有的揭发,就让其他人背负压力。
尽管没有问题,但还是给他一个小处分,说生活上有一些问题等。他很想知道这是谁的决定,找上级寻求答案,被几位老总说他不懂政治等等。
当刘懋功等人回到学校,开会传达上级的情况。他们也在运动结束时,写了报告上去。可在一次入京,见到吴副政委后,对方夸他们搞得好,没有犯错。从对方口中得知,有些被扣上“老虎”帽子经过甄别很都是不存在的。那意思不言而喻。
后来,跟他拍过桌子的杨部长,也在此处给刘懋功等人表达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