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团再砸50亿巨资,收购中国百年中药企业!究竟是何居心?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3-31 09:33:06

万万没想到,我们老祖宗流传百年的中药,竟然落入了日本人手里!

2025年3月25日,日本财团大手一挥,以约50亿港元的价格,将香港的中医药企业余仁生收入了囊中。

要知道,余仁生可是一家经营了140多年的老店,数百年来,它并未出现过什么经营不善、资金困难的情况,如今却莫名其妙地被日本人收走。

那么,日本财团用高达50亿的天价收购中药企业,到底是何居心?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

日本人的“阴谋”

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余仁生可能就是一个看病极好的百年中医老店,但对日本人来说,它的价值可不止于此。

作为拥有145年历史的中医药品牌,余仁生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社区中,因价格公道,疗效迅速而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极高。

而日本财团也正是看中了,余仁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他们希望通过收购进入中医药市场,然后借助其成熟的销售渠道,将旗下产品推向亚洲乃至全球市场,进一步完善自身在全球的业务布局,强化在中医药领域的话语权。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余仁生还积累了大量珍贵的中医药秘方和成熟的制药技术,这对于日本制药企业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很少人知道,除了中国人之外,日本人其实也挺喜欢研究中药。

他们在古代时曾来中国学习,之后再对自己国家和民众的情况进行改良,这才形成了日本如今的中药企“汉方药”。

不过,如今“汉方药”虽然也有了有一定发展,但在传统中医药方和对症下药方面,相比我国来说,仍然十分滞后。

所以,日本人收购余仁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获取这些宝贵资源,提升自身在中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余仁生拥有成熟的中药采购渠道和销售网络,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拥有超过180间门市。

通过收购余仁生,日本财团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中药材供应,还能利用其销售渠道快速推广自己的产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自身的供应链和市场布局。

不过,收购我国的中药企业对日本来说,是个好事,对我国来说,可未必是个好事。

日本收购带来的影响

日本财团拿下余仁生后,便会借助余仁生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其他中药企业展开激烈竞争。

在东南亚市场,许多原本销售中国本土中药企业产品的药店,因余仁生品牌的挤压,不得不减少甚至停止进货。

以马来西亚为例,该国多家连锁药店因日本财团的营销推广和价格策略,大幅削减了中国其他中药品牌的铺货量,致使中国本土中药企业的市场空间被持续压缩。

在国际市场份额统计数据中,中国本土中药企业所占比例逐年下滑,在一些重点海外市场,市场份额甚至不足 10%。

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随之锐减,而中国本土中药企业的竞争力也开始大打折扣。

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我们都知道,余仁生拥有众多珍贵的中医药秘方,以及成熟的制药技术。

日本财团成功收购余仁生后,这些宝贵的技术和知识就会被他们掌握。

目前,全球 70% 的中药专利都在日本,中国中药专利仅占 0.3%。

随着余仁生技术的流入,日本企业将凭借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更多专利成果。

例如,他们可能对余仁生的某一秘方稍加改良,便申请新的专利,进一步垄断市场。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中国中药企业在技术竞争上愈发困难。

此外,日本企业还有会对余仁生开展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调整,把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或者大幅削减在中国的采购和投资。

如此一来,国内中医药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将陷入困境,甚至会引发产业空心化风险,动摇整个行业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收购余仁生的三井财团,还打算将余仁生销售的中药改成保健品售卖。

这一改变不仅颠覆了余仁生原本的产品定位,长此以往,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价值也会被严重低估,让中药行业的国际声誉受损。

总而言之,日本收购我国的中药企业,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个好事。对此,可能会有人问了,既然不是好事,那为何余仁生还同意被收购呢?

我国中药企的无奈

事实上,余仁生选择接受收购,背后有着经营与发展层面的多重无奈。

在经营上,各国针对中医药出台的监管政策日益严格,余仁生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面临重重关卡。

例如,欧盟对中药的成分、质量标准要求极高,审批流程繁琐,导致余仁生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加大,市场拓展受限。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健康观念和用药习惯发生改变,余仁生的传统中医药产品在与西药的竞争中,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

尽管是百年老字号,余仁生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却相对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性、高效性的需求,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也加速了余仁生被收购的进程。

历经五代传承,余仁生的股权分散在众多家族成员手中,决策时常常因意见不一而效率低下。

在面对重大的市场战略调整或研发投入时,冗长的决策过程使得企业错失发展良机。

此外,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难以吸引和留住具备现代医药管理和研发背景的高端人才,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资金压力更是让余仁生举步维艰,在现代医药领域,研发一款新药或改良现有产品,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余仁生的传统经营模式,使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

面对研发和市场拓展的高额成本,余仁生在资金上捉襟见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财团资金雄厚,收购余仁生时给出的报价,对陷入资金困境的余仁生来说极具吸引力。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余仁生最终选择接受日本财团的收购。

但这一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我国中医药行业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企业,避免类似的局面再次发生。

信息来源

0 阅读:6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