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乔家大院》之后,读懂了乔致庸,很多当代老板都不如他!

李子霄 2018-04-28 15:52:51

早年的央视热播大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部商界英雄的故事,该剧用大量篇幅讲述了“身股”激励操作手法,乔致庸在晋商中开了伙计顶“身股”的先例。

在乔致庸身上,不仅集中体现了当年晋商的企业家精神,更凸显了中国式企业家的杰出风范。一个多世纪前的乔致庸似乎已懂得了人力资本的奥秘,他深知关注普通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性。乔致庸的岳父陆大可说过:“东家就是东家,伙计就是伙计,东家出钱,伙计干活,不能乱了规矩。”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商业企业严密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伙计等劳动者基本上没有经济权利和话语权。

然而,乔致庸积极改制,打破传统观念,制订并执行了身股持有政策。在总股本里,有一部分是股东出银子投资入股的,称作银股,一部分是员工不用出钱,而是靠劳动换来的,称作身股。这样,每年年底身股都可和银股一样拿到分红。这在当时其他商铺的东家看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却在百年后的今天得到了认证并被广泛地采用,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效。

我们不得不佩服乔致庸的远见卓识,他的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增强了组织活力。乔致庸意识到,保留人才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所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为了留住足智多谋、有胆略的员工,他敢于打破常规、力排众议,制订“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实施了员工身股持有政策,这样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同时也满足了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乔家大院 海报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内部员工通过出钱成为合伙人,这里的合伙人可以是虚拟股东,也可以成为公司的实股股东,享受超额利润的分享或税后利润的分红。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优秀的人才可以投钱使其成为合伙人,即银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其业绩达标和价值观与公司高度一致,就转成实股股东。

0 阅读:3
李子霄

李子霄

李子霄,畅销书《门道》作者,《资治通鉴》实践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