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笔下的初夏

须臾之恩 2022-06-03 09:32:34

公元1078年,时值初夏。古城徐州的东门大开,一群人簇拥着前往城东徐门石潭。随着太阳高升,天气逐渐变得酷热难耐,人群最前方一人峨冠博带,步履从容,神情恬淡。一路上的簌簌而落的枣花似乎冲淡了炎热的天气。他是苏轼。

就在前些日子,徐州发生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此刻的他又与百姓一同前往谢雨。在赴徐门石潭的路上,苏轼写下了一组五首《浣溪沙》,写途中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簌簌枣花飘落在行人的衣巾上,家家户户传出轧轧的缫车声。身穿粗布衣的老汉在古柳下叫卖黄瓜。上阕三句完全是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农村四月的景象,那是每个有农村成长经历的人的记忆。文风朴实,格调清新,真可以说洗尽铅华而见纯真。

而到了下阙,酒醉人困路途长远恹恹欲睡,太阳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诗人便随意敲开一户农家讨茶解渴。

一个不拘小节谈笑自若的诗人景象跃然纸上,在他的笔下是农村的最质朴的风光,是忙碌中的喜悦。这和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又有不同了。更接近陶潜的恬淡质朴。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浣溪沙三字韵味十足,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西子浣纱处以及若耶溪的动人故事。

就在一年前的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刚过不惑之年的苏轼赴徐州任知州,至1079年三月离任。一年又十一个月的时间,让他在徐州留下了一百多首诗词。

伴随的还有那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他建苏堤、筑黄楼、种植青松、访获石炭,于徐门石潭祈雨,于徐州汉高帝庙祈晴,于萧县雾猪泉祈雪,与弟弟苏辙会宿于逍遥堂百余日,“同泛清河古汴”,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黄楼,是徐州五大名楼(即彭祖楼、霸王楼、燕子楼、奎楼、黄楼 )之一,现居于黄河故道南侧的黄楼公园内。苏轼于1078年因夜宿燕子楼而赋词《永遇乐》一首: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里即提到了燕子楼和黄楼。苏轼至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不解,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都时时向他袭来。元丰元年十月的一个夜晚,苏轼宿于燕子楼,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

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离任徐州,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徐州因为有了苏轼何其幸运,文人的理想和浪漫主义加上那卓越的治理才干,使得苏轼的足迹一直铭记。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