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代表在北京见面,中美破冰,新的信号出现?

科学哇喔 2023-04-23 14:00:50

事件回顾:

近期中美关系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迹象。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日前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但暂无进一步消息。虽然中联部的职能之一是与外国驻华使节沟通,但考虑到当前中美关系紧张,这次对话不免让人怀疑风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又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船”会不会从这里开始?

【中共中央国际局发布图片资料】

有一个相当耐人寻味的细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应邀会面,表明对话的发起者是美国驻华大使。此外,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非常正式的外交会晤,讨论的内容无非是双边关系、国际和地区形势等。但气氛很难称得上融洽,通常是美国找借口出言不逊,然后我们反击。

至于这次对话,不管有没有不同,我们都不用等太久。由于强硬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伯恩斯作为驻华大使不能跳出这个框架行事。但美国除了强硬,还需要对话,最近几周,美国不断在各个层面表示希望与中国谈判,并组织布林肯等高层访华。不排除伯恩斯会晤期间再次向中方转达有关意愿。

只是美国高层能不能来,最终决定权在我们,我们还要经过严格评估,看美方是否想通过对话实质性缓和中美关系,并采取长效措施。管理和控制危机;让我们剪个场景,为我们的“印太战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但明确的是,中美两国不仅不能在经济上和商业上“割裂”,在外交上也不能“割裂”。跨多个渠道保持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同时找到跨越分歧的合作方式。现场。毕竟,如果中美外交关系长期保持在低水平,整个世界都会受到两国体量的影响,再加上与中美关系最密切的东南亚和欧洲尤其严重。因此,保持对话也有利于国际局势。

但平心而论,中美关系短期内改善的可能性并不高,即使美国高层代表团访华,其背后的积极意义也有限。在今天的美国,显然两党在对华政策上高度统一,是少数能够达成共识的地方之一。但是,当细分到具体的区域时,差异就越来越明显了。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贸易代表戴奇和财长耶伦也在对华贸易,他们的表态有很多分歧。考虑到美国的政治结构,有一个问题值得讨论:谁在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是白宫还是国会?

此外,中美关系中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美国一些政客不顾外交关系大局,擅自向台海方向行事。个人政治利益之外。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挑衅行为,也是美国“切香肠”的有力证据。至于如何避免、甚至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拜登政府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头绪,但如果不解决,中美外交对话也会面临明显障碍。

【佩洛西就是一个典型】

上述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拜登政府向中国发出的信号尤为复杂,如果一味将问题简单化、情绪化,很容易陷入误区。

不过,即便中美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也没有悲观的理由。东盟、欧盟、中东、南美洲近期出现积极迹象,中俄高层合作也在有序开展。这充分说明,中美关系不是我们唯一的关注点。

但美国不同。近年来,美国以“印太战略”为基础,将战略重心重新定位于亚太地区,增加或转移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投入。中国的遏制打压,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各种外交政策都是围绕中国展开的,几乎没有灵活的余地。如果缺少“中国”目标,又找不到替代品,很多具体安排在执行过程中就会误入歧途。

王毅主任事前与沙利文交谈,但未公布详情]

此外,美国还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他们想围绕中国“拉帮结派”,形成包围圈,俄乌冲突的教训依然鲜活。美国通过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乌克兰成为牺牲品。那么如果把目标转移到中国,谁愿意为美国去冒险呢?东盟已经明确表示,不做大国代理人。至于日韩,目前还没有达到押注国家目的地的程度。

最后,对于中美关系的后续发展,美方只是笼统的表态,没有明确的设想,也无法说明原因。这类似于美国采取的“战略模糊”,并非不能变明确,但势必动摇中美政治基础,给双边关系带来巨大风险。虽然后果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将对华外交政策由模糊转为明朗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远大于回报。

【美国总统拜登的对华政策往往缺乏更明确、更具体的目标】

基于这一结论,当前中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美国在国外再怎么挣扎,也还是需要回到谈判桌上,与中国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但如果伯恩斯能够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正如我之前所说,中国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权衡美国的言行,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自然会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

0 阅读:449
评论列表
  • 2023-04-24 02:19

    老百姓有工作了?

  • 2023-04-24 03:10

    美国打算草船借箭,国家个别人还想着,借着美国的利好消息,疯狂捞金

  • 2023-04-23 22:15

    信号?破冰?美承诺放弃台湾了?????

科学哇喔

简介:和小哇一起,了解社会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