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随着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厂房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完成,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建设完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什么是熔盐储热技术?
熔盐储热技术就是利用熔盐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实现热能存储,可在电网腰谷时段,火电机组仍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抽取一部分蒸汽输送到熔盐储罐内进行储存能量;而在用电高峰和深度调峰时释放能量。
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采用390℃高温和190℃低温两个熔盐储罐进行储热,储热主要成分为三元熔盐,设计储热容量为1000兆瓦时。项目建成后,估计该项目每年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约1.28亿度,折算每年减少3.2万吨标煤使用量、减少碳排放约8.5万吨,同时可增加供热能力220万吨/年,相当于满足当地40多家工商业企业用热需求。
据了解,宿州电厂地处宿州城市的主城区,配备两台装机35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该厂于2022年启动“基于熔盐储热的煤电灵活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同年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并获得1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该项目投运后,可有效推动煤电机组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