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挺热闹,两位安徽老乡,华为余承东和蔚来李斌,隔空喊话,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表面上看,是围绕着汽车安全技术,尤其是爆胎后的车辆稳定性展开的一场技术比拼。可细细一品,这技术之争的背后,藏着更深的商业逻辑,甚至关乎着整个中国智能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
这一切的起因是余承东在问界M7发布会上演示的那段“前轮爆胎”视频。视频里,问界M7在高速行驶中前轮突然爆胎,但车辆并没有失控侧翻,方向盘甚至都没怎么抖动,稳稳地停了下来。这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前轮爆胎,向来被认为比后轮爆胎更危险,因为前轮控制着方向,爆胎更容易导致车辆失控。余承东这一演示,无疑是在宣告:问界M7的安全性能,杠杠的!
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蔚来创始人李斌立马隔空回应,先是肯定了问界M7的技术实力,然后话锋一转,抛出了蔚来ET9“前后轮同时爆胎”的测试视频。120km/h的时速下,ET9在经历前后轮同时爆胎的极端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定行驶。这无疑是对问界M7安全性能的又一次挑战,也把这场技术对决推向了高潮。
李斌还“@”了余承东,并调侃说这种测试最好还是CEO亲自上,可惜余承东只是华为车BU的董事长,而不是CEO。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暗藏玄机。一方面,暗示蔚来对自身技术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巧妙地突出了余承东和华为在汽车领域的角色定位。
面对李斌的“挑战”,余承东展现了高超的公关技巧。他没有直接反驳或回怼,而是以一种更“江湖”的方式回应:“5月的问界M7发布会,欢迎来见证更多黑科技!” 这句话既接了招,又秀了肌肉,还避免了正面冲突,将潜在的竞争转化为了合作的契机。
随后,李斌也表示蔚来ET9将在3月底开启交付,到时候会邀请余承东来体验。这一来一往,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都展现了对彼此的尊重和对行业发展的共同期许。
更有趣的是,余承东在发布会彩排时还忍不住“凡尔赛”了一把:“我们工程师说这技术领先友商三年,我让他们谦虚点改成了两年半。” 这句话看似自夸,实则也透露出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雄心和自信。
这场看似热闹的“隔空对决”,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智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一方面,各大车企都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合作共赢才是推动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以问界和蔚来为例,两者都选择了与江淮汽车合作。问界M7由江淮代工,而蔚来ES8、ES6和EC6也都是由江淮代工生产。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新势力车企快速实现量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传统车企 like 江淮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会,使其能够参与到智能汽车的浪潮中。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江淮汽车累计生产纯电动乘用车9.2万辆,同比增长53.95%。这其中,与蔚来、问界的合作功不可没。
再回到“救命技术”这个话题。无论是余承东强调的“卷救命技术”,还是李斌展示的“前后轮同时爆胎”,都凸显了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性。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技术已经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根据J.D. Power发布的《2022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安全性能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之一。
当然,除了安全技术,价格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价格战也愈演愈烈。特斯拉多次降价,引发了其他车企的跟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安全性能和价格,成为车企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问界和蔚来的“隔空对决”,也反映了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场竞争中,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预示着中国智能汽车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最后,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前轮爆胎,真的能稳如老狗吗?当然,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的。爆胎依然是危险的驾驶情况,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车辆的安全系统。安全驾驶习惯和及时的车辆维护保养,才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而车企之间的技术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我们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更先进的安全技术出现,为我们的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