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和复刊40周年。数十年来,几代渭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记录着东秦大地的深刻变革,讲述着渭南人民努力奋斗的非凡故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渭南日报》推出“新老报人”系列报道,回顾老报人心系报业、殚精竭虑、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分享新报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过往致敬,带着希望,怀着热情,奔向美好的未来。
镜头里的新闻
——专访《渭南日报》老报人李西成
渭南日报记者 王小敏/文
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为职业,能够让人有更多的动力和激情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渭南日报社老报人李西成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1980年,李西成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相机。此后他拍摄的照片多次刊发在《渭南报》上,署名为通讯员李西成。1993年至2015年,他在《渭南日报》上的署名变成了本报记者李西成。
8月15日,记者在他家见到了他用过的15部各式相机。李西成说,他见证了照相机从黑白走向彩色、从半自动走向“傻瓜”、从胶片冲洗到数码打印的技术革命。
然而,无论技术如何革新,李西成通过镜头传递新闻价值的初心不曾改变。
李西成检查他的相机。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图
《渭河上有了打渔船》是他记忆深刻的一组图文消息。他回忆,2009年10月他在渭河下游潼关县采访时,发现渭河上有了打渔船。出于记者的职业敏锐,他意识到渭河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于是,他快速地深入渭河临渭区段、华县段、华阴段采访,让他欣喜的是,在这几处河段都有渔民捕鱼的景象。很快,《渭河上有了打渔船》的图片新闻先后在《陕西日报》《渭南日报》头版刊发。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强烈共鸣。
《渭河上有了打渔船》获得了当年陕西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李西成这样总结他的好新闻经验:“脚底下出新闻,泥土香里有新闻,基层才是新闻的源头活水。”
22年的记者生涯里,他走遍了渭南的角角落落,进过工厂车间,到过田间地头,先后拍摄了《两个旧哨楼 一处老棉厂》《南塬一幼苗重压不弯腰》《远去的剃头匠》《南塬上有个糜族部落》《夏收 镰刀上的记忆》《最后的地窑院》等关注度较高的新闻稿件,记录了渭南这片热土上的时代印记。
他还连续策划了100多个摄影专版,参与了《渭河上下》《纪念西部开发5周年》《寻找秦人的足迹》等大型跨省市采访活动。他先后有200余幅照片被《光明日报》《陕西日报》《中国环境报》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刊发,为报社赢得了荣誉。
他在多年的工作中深刻体悟到,新闻摄影不在“景深”而在“情深”。
2012年7月的一次采访中,他看到华县高塘镇泽口村村民沈新峰家的房子破旧不堪,摇摇欲坠。他从泽口村村委会处了解到,沈新峰因舞蹈病花去数十万元,致使家中困难,无法修缮房屋。很快,他拍摄、采写的图文消息《舞蹈病困住一家人》见报。稿件见报后,华县县委、民政局、住建局、扶贫办等展开了一系列救助。不久,沈新峰家盖上了两间平房。
还有一次,他拍摄的组照《几个好园丁 山区育新苗》反映出秦阳小学师生艰苦的工作学习环境。稿件见报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西安一家服装厂专程为山里的孩子送去校服。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李西成乐在其中。他说,一名党报记者要具有真挚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报道出主题突出、深入人心的新闻作品。
《渭南日报·影像金三角》是李西成主编的一份周刊,刊发了100多期,以图片为主,展示了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的成就以及存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照片为《文明新渭南》画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当下,短视频、手机摄影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并广泛使用,新闻摄影领域,由静态图片完成的有效传播在信息市场中的份额减小。李西成认为,无论职业环境如何变化,把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传播出去,记者的这个基本使命没变。记者应当主动作为,创新求变,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代新闻人的使命。
在《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复刊40周年之际,李西成寄语青年记者:常怀对党的忠诚之心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将镜头和笔触多对准边远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贡献媒体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