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华结束,遭美国网友群嘲:3次鞠躬太卑微,美国不该求中国

戏精少女 2023-07-11 11:08:09

前言: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北京之行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一片和谐气氛中美国有些键盘侠坐不住了。在他们看来耶伦竟然连续三次向我国何立峰副总理鞠躬,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在一些右翼分子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

鞠躬引发争议

根据《纽约邮报》报导,美国媒体对耶伦访华时正常的外交礼节做出了极为严厉的批判。小布什政府的美国前官员对媒体表示,这让耶伦看起来像是一个“等待被校长接见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还拉来了一位纽约大学的所谓教授,就是美国的“公知”来给大家科普鞠躬不是正常外交礼仪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是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退步,透露出某种对压力的屈服。

这种敏感性,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对自己霸权主义那种极为畸形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美国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极度关注。换句话说,耶伦的“鞠躬门”不仅凸显出美国不能容忍自己的外交官在国际事务中承受一点点的所谓“不公正待遇”,也反映出美国政坛现在对华立场有多么的强硬,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场景出现在耶伦对欧洲国家的某次访问中,美国媒体还会像这样小题大做吗?

美国也有键盘侠

耶伦的这次鞠躬行为,也为一部分美国网民提供了舞台,他们扮演着“键盘侠”的角色,借此事件激发起了反华情绪。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交媒体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事件发表观点,这其中既有建设性的声音,也有充满情绪化的负面评论。

在这次“鞠躬门”事件中,一部分“键盘侠”选择站出来对耶伦的行为进行解读,他们将其夸大为美国的财长在中国被“欺负”,并借此挑拨中美关系。这些人并不关心中美两国之间真正的互动和实质性的议题,他们更多的是想要找到一个导火线,以满足自己的目的,激发公众的反华情绪。

很明显这样的言论显然有失公正,甚至具有误导性。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尊重和理解他国的文化和习俗,已经成为了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一部分理智的美国网友认为,鞠躬只是一种尊重他国文化的表现,而不应被过度解读。

而对于那些试图借此事件挑起反华情绪的“键盘侠”,他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美国民众,他们的声音并不应成为左右公众舆论的主导。在如此敏感和重要的中美关系议题上,我们更应该以一种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每一个发生的事件,避免被这些带有误导性的声音所左右。

而说起对国外政要的不尊重,美国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这种双标行为可能在他们看来也是正常的了,如果耶伦仅仅是鞠个躬就被认为是软弱,是被“欺负了”,像“校长接见小学生”。那他们对待别人的做法,就可以说是“法官审犯人”了。

被“审判”的武契奇

2020年9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总理霍查亚在白宫签署经济正常化协议的一幕,引起了外界的广泛讨论,然而这并非来自于协议本身的内容,而是因为一张照片引发的争议。在这张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照片中,武契奇和霍查亚均坐在了特朗普的两侧,却在座椅的大小上显出了明显的区别。

武契奇的座位明显比特朗普的小很多,这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好像武契奇在接受特朗普的审判或者训斥,这使得媒体和公众产生了讨论。

这次“鞠躬门一出”,很多媒体自然又把这件事拿出来做对比。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似乎揭示了美国在外交礼仪上的双重标准。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北京向中国副总理何立峰鞠躬,许多人将其解读为美国的软弱和服从,而忽视了耶伦试图尊重东方文化的初衷。

相反,当白宫在国际场合以“微妙的方式”展现出其霸权地位时,美国媒体反而引以为傲甚至沾沾自喜,这种双标行为也真是够让人不耻的。

总结:

耶伦访华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可就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放着方针大政不讨论,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节上斤斤计较。并且以美国一贯的霸权主义思维来看待问题,这真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0 阅读:205
戏精少女

戏精少女

戏精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