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单干对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有哪些制约效果?该做出一些改变了

清风挽明月 2025-01-10 20:16:41
地块碎片化不利于耕种

分田单干在解决温饱问题上成效斐然,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分田单干带来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了一道亟待跨越的沟壑。

当我们俯瞰如今的乡村田野,会发现土地被分割成无数小块,就像一块破碎的拼图。以某典型农业县为例,户均耕地面积不过5~6亩,却分散在少则四五块、多则十余块不同的地块上。这些地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呈狭长的条状,有的是不规则多边形,其间还穿插着田埂、沟渠。这种破碎的土地格局,极大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进。据统计,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虽逐年上升,但在一些土地细碎地区,农机田间转移、掉头、空驶时间占比高达20%~30%,严重拉低了作业效率。

农民个体投入资金有限

分田单干模式下,农业投入的困境同样不容忽视。在当今农业向现代化、高科技迈进的浪潮中,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成为关键驱动力,然而个体农户经营在这方面却力不从心。

农民个体资金有限,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建设现代化灌溉设施、引入先进农业技术等都显得捉襟见肘。一台先进的大型联合收割机,价格动辄数十万元,还不算后续的维修保养费用,这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是天文数字。即便一些农户有心购置小型农机具,也往往因资金不足只能选择性能较低的产品,难以满足高效生产需求。

反观一些农业企业或集体化经营的农场,它们有雄厚资金,能够大规模投入。某大型农业企业在东北的万亩玉米种植基地,一次性投入数千万元,购置了全套进口的先进农机设备,从播种、施肥到收割一气呵成,效率极高。同时,还能高薪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土壤改良、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而个体农户受资金限制,很难做到如此系统、大规模的投入,长此以往,农业发展的差距愈发显著。

科技推广的艰难之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然而,分田单干的模式却使得这些科技成果在农村大地的推广步履维艰。

分田单干后,农村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民居住分散,信息交流不畅。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即便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新型的农药化肥使用方法,要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农户,也如同大海捞针。以某县农业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工作人员需要逐个村落、逐户走访讲解,可常常遇到农户忙于农事不在家,或是老人小孩无法理解复杂技术内容的情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从农民自身角度看,他们知识水平有限,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且担心新技术带来风险。比如,一些新型的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虽环保高效,但农民因习惯使用传统化学农药,害怕新技术防治效果不佳导致减产,故而不愿尝试。 相比之下,在集体化经营时期,情况则大不相同。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型农场,农场管理层能够统一组织职工学习新技术,引进的先进灌溉系统、精准农业技术等,能够迅速在农场内铺开应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职工集中培训,新技术很快就能落地生根,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稳步提升。

在市场上个体艰难求存

在市场的广阔天地中,分田单干后的个体农户宛如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艰难飘摇。

一方面,个体农户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当今市场瞬息万变,农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气候变化、国际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农户往往依赖邻里交流、过往经验或少量电视新闻来判断市场,缺乏精准、及时的信息来源。比如,前几年大蒜价格飙升,许多农户听闻后盲目跟风种植,结果次年市场供过于求,蒜价暴跌,农户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个体农户谈判能力弱。在销售环节,面对收购商,农户处于弱势地位。收购商掌控着销售渠道,农户为了能将农产品卖出去,常常不得不接受低价。以苹果种植户为例,果商前来收购时,会以果实大小、色泽、甜度等各种理由压价,农户因担心苹果积压烂在手中,只能无奈妥协。而大型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则不同,它们凭借规模化经营,能与收购商、超市、电商平台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拥有更强的议价权,保障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出售,利润空间得以提升。

从流通环节看,个体农户自行运输、售卖农产品,成本高且效率低。与之对比,一些地区的农业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建立起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能快速、保鲜地运往全国各地市场,损耗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分田单干使得农户在市场对接中困难重重,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潮流,阻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农村经济的繁荣。

人才流失乡村空心化隐忧

分田单干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恰似釜底抽薪,让乡村发展陷入人才匮乏的困境。种地效益的相对低下,使得青壮年纷纷背井离乡,进城务工以寻求更高收入。据相关统计,在许多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高达60% ~70%,甚至更多。以某中部省份的普通村庄为例,户籍人口1000余人,可平日里留在村里的也就300余人,且多为老人与孩童,青壮年劳动力的身影难觅踪迹。

这些进城务工的青壮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在工厂流水线忙碌不停,为城市的繁荣添砖加瓦。然而,他们的离去,却让农村的发展失去了活力源泉。留在村里的老人,受限于体力与知识结构,往往只能沿用传统农耕方式,难以接受和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农村缺乏新鲜血液注入,产业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受阻,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也因人才短缺难以提升,乡村空心化、老龄化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农村的发展后劲,形成恶性循环,成为农村迈向现代化征程中的沉重羁绊。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陈太俊

陈太俊

10
2025-01-12 08:34

分田单干很正确,农业发展承包制。土地发挥最大化,科技在不断发展。大田块大机械化,小田块小机械化。打药水无人飞机,农民享受现代化,农业发展会更好。

用户96xxx82 回复 01-12 16:54
呵呵,分田单干很正确,而且是非常之非常正确--只有越来越正确,农田就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变成原始大自然吧?[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清风挽明月

清风挽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