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毛主席点将曾思玉去和国民党的县长谈判,曾:他们想见您

祥奇说历史文化 2024-11-24 08:46:35

毛主席的“点将”:一封信打开两座城门

“一封信,能有多大的力量?”1937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红军干部带着毛泽东亲笔信,孤身前往敌占区甘泉县,敲开了国民党县府的大门。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瞬间。更有意思的是,这封信不止打开了一座城的门,还为延安通往外界的抗日通道铺平了道路。为什么这封信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1937年的延安:红军的“卡脖子”难题

1937年初,党中央从保安(今志丹县)搬到延安,延安逐渐成为革命的中心。但当时的延安并不是一个“安全岛”。南边的甘泉县和鄜县,还被国民党控制着。甘泉县城更是个“硬骨头”,四周都是红军的地盘,唯独县城成了国民党的孤岛,像个“土围子”一样封闭。红军的汽车和人员要绕路走,耗时耗力,运输物资更是困难重重。

毛主席意识到,要打通延安到西安的这条生命线,第一步就得说服甘泉县的县长打开城门。可问题来了,国民党对红军的成见根深蒂固,派谁去谈?稍有不慎,任务失败事小,可能还会搭上使者的性命。中央联络局的李克农犯了难。他心里琢磨了一圈,最后拍板:“叫曾思玉来试试。”曾思玉,红军大学刚毕业的年轻政委,年纪轻轻,却已是个能挑重担的人。

一个年轻人的“尚方宝剑”

接到任务的曾思玉,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怕,那是假的。但他更清楚,这不仅是一次谈判,更是一次试炼。李克农交给他一封毛主席亲笔信,说:“这就是你的‘尚方宝剑’。”年轻的曾政委当时豪言壮语:“有毛主席的信,别说县长,就是让我去见蒋介石,我也敢去!”

带着这份信,曾思玉第二天就到了甘泉县城。一路上,他只带了一个排的士兵护送,到了城外,就让部队驻扎在山坡上,自己单枪匹马走向城门。他心里明白,这不仅是为了显示诚意,更是一次心理战。

一场不对等的“谈判”

甘泉县城门楼上的保安队士兵看到一个红军单独走来,既好奇又紧张。曾思玉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喊:“我是毛主席派来的,有事要和你们县长商谈。”虽然对方充满疑虑,但最终还是把他带进了县城。

县长夏福堂,穿着长袍戴着礼帽,看起来有几分文人气质。他接过毛主席的信,简单读了一遍,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毛泽东的名字,对他来说分量太重。他既不敢轻慢,又有些犹豫。于是,他开始打太极,说:“吃饭了吗?要不先吃饭?”但曾思玉没给他机会转移话题,开门见山:“我们红军的汽车需要通过甘泉县城,这事是抗日大局,不容推辞。”

夏福堂听了这话,还是在打哈哈:“汽车可以过,但押送的人员不能带武器。”曾思玉一听,直接拍桌子:“我们带武器是为了防日寇,不是为了找你们麻烦!”双方僵持不下。谈判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夏福堂勉强同意汽车通行,但仍坚持不让押送人员携带武器。

这次谈判没有完全达成目标,但曾思玉知道,事情已经有了突破。他心里盘算:甘泉县城孤立无援,国民党在这里根本没啥实权,下一步还可以慢慢来。

第二次点将:从甘泉到鄜县

甘泉的事刚有眉目,毛主席紧接着又点名让曾思玉去鄜县谈判。这次任务更难。鄜县的城防比甘泉强,县城里还躲着一批反动地主,经常骚扰红军的运输线。如何让对方心甘情愿地合作?曾思玉想到了甘泉新上任的县长苗芝卿。这位县长虽然是国民党的人,但思想开明,对红军态度友好。

曾思玉拉上苗芝卿,一起去鄜县找县长张执庵。张县长一见毛主席的信,眼神里满是兴奋和敬畏。他连连感慨:“毛主席这样的大人物,竟然给我写信!”趁着张执庵情绪高涨,曾思玉提出在鄜县设立红军办事处,保障红军人员和物资通过。张县长虽然心里有顾虑,但在苗县长的帮衬下,最终答应了。双方还约定,由红军和保安队共同负责城内外的治安。

毛主席的“统战艺术”:两位县长的延安之行

事情还没结束。鄜县的办事处刚设立不久,甘泉和鄜县的两位县长竟主动提出想去延安见毛主席。曾思玉听了心里一惊,这两人可是国民党在这里的代表,见毛主席会不会有风险?但转念一想,这正是开展统战工作的机会。他赶紧请示毛主席。毛主席听后,不仅同意,还笑着说:“送上门的统战工作,为什么不做?”

两位县长到了延安,毛主席亲自迎接,和他们谈了很久。毛主席的风趣和坦诚,让他们彻底改变了对红军的看法。临走时,毛主席还特意留他们吃饭,开玩笑说:“红烧肉是红军的拿手菜,多吃点,补补脑子。”两位县长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回去后对红军更加支持。

一封信的力量

甘泉和鄜县的问题解决后,延安到西安的通道畅通无阻。这不仅是交通线的胜利,更是毛主席“以谈促战”策略的成功。有人说:“毛主席的信,不仅仅是字句,它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力量。”从曾思玉的孤身赴约,到两位县长主动请见,这背后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智慧、耐心和胸怀。

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这样的小故事不计其数。它们看似平凡,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汇聚成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洪流。

0 阅读:10

祥奇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