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喝的是“红牛”,仔细一看是“累牛”。近日,黑龙江伊春市民冯涛遭遇的“乌龙事件”,再次让存在多年的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暴露无遗。
不仔细看,很容易将“累牛”当成“红牛”
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文字、瓶身颜色甚至是图标,几乎都和红牛一模一样,但如果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文字和图标上做了微小的改动,“Red Bull”改成了“Tired Bull”,“红牛”改成了“累牛”,将两头冲刺的牛改成了一头站着的牛。
根据发布的视频,记者发现,这款与“红牛”饮料颇为近似的罐装饮料,真实名称为累牛维生素能量饮料,生产商为河北华洋饮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赵冬雪,出品方则为红牛维他命饮品(天津)有限公司。
随后,记者致电红牛公司消费者服务热线后得知,无论是河北华洋饮品有限公司,还是红牛维他命饮品(天津)有限公司,红牛公司与其均没有合作。
据悉,赵冬雪还曾是红牛(天津)饮料有限公司、维他(天津)食品有限公司、红牛强化饮料(天津)有限公司、红牛(天津)饮品有限公司、红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红牛(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红牛(天津)饮品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红牛”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过上述这些所谓的“红牛”系公司,均与红牛公司没有任何关联。
不仅如此,赵冬雪名下还有8家公司,分别为纯牛(河北)科技有限公司、荷花(天津)饮品有限公司、酒鬼酒业(天津)有限公司、安慕希乳业(天津)有限公司、同仁堂国药业(天津)有限公司、国一药(天津)药业有限公司、旺仔(天津)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累牛负责人:咱都有注册商标,咱也不怕他查。
根据纯牛(河北)科技有限公司的招商信息,记者与该公司李姓负责人取得了联系。
“咱都有注册商标,商标都是商标局可查的。咱也不怕他查,咱手续都全。”李姓负责人在电话中说,被冯涛喝掉的那款饮料,只是外观跟人家(红牛)近似,实际的名字其实是“累牛”功能饮料,截至目前,已经对外销售快两年时间了,销售状况非常好,有些客户,都是一次拉三车、四车,成百件的拿货。
随后,李总又主动向记者发过来一些“累牛”的宣传资料,记者注意到,与正品红牛的“困了累了,喝红牛”不同,“累牛”饮料的宣传语则是“困牛累牛,喝中国牛。”
“咱就是自己的牌子,跟人家红牛没有关系,手续都全,手续不全,肯定一查一个准,咱这随便查,咱跟他有什么关系没有。”李总在电话中信誓旦旦地保证说,目前正在对外销售的“累牛”饮料,有注册商标,也有营业执照,“咱们这(商标、营业执照)都是真的,又不是假的,怕什么?”
红牛作为开辟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先驱者,这些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背后,埋藏着一座由红牛搭建起来的“金矿”,自然也引来众多模仿者。
高知名度以及较低价格带来的价格紊乱,成了山寨商品横行的保护色,市面上的红牛鱼龙混杂,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买到“假”红牛。
而由于红牛商标在中国境内注册过程,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加上近年来,旷日持久的商标权之争,不但使红牛逐渐失去原有的市场地位,也让潜伏在暗处的山寨者更加肆无忌惮。
除了“累牛”,还有“康帅傅”、“雷碧”、“六个核弹”、“小兰兔”、“王仔”,到近几年大家比较熟知的“三只松鼠”被山寨成“三只狐狸”,奥利奥被“粤利粤”高仿,这些仿冒产品总在不经意间令消费者上当,不仅会侵犯正版企业的知识产权,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来源:细软知识产权